“不好意思,我刚才是有点激动了,所以开快了一点。”李振华如实地回答副院长说。
“没事,振华,这也不算开太快,注意安全就行。”副院长李武德并没有刻意责怪的意思。
从镇政府到金竹村林家坡大约也就几公里的路程,不到一刻钟就到了。此时由于村里昨天已经接到镇里的通知,村支书林保中已经带领村里的领导班子林大旺、蔡春梅等人和几个比较有威望的村民李建国、林瘸子等人在村口迎接县法院抗旱小组的到来了,抗旱小组的到来,给了旱情严重的金竹村莫大的希望,他们对于县里法院抗旱小组的帮助和到来感到欢欣鼓舞,就好像是盼来了大救星。
村支书林保中是个马屁精,他走在最前头准备抢着和最先下车的法院的领导握手,不过当村支书林保中见到第一个下车的居然是村里在法院任法官的李振华时,村支书林保中、村长林大旺吃了一惊,因为李振华家向来和林保中和林大旺两家不和。
他们两人万万没想到这次县里法院抗旱小组成员居然有本村的后生李振华,他们只是接到镇里的通知,说是县里派了法院抗旱小组来支援村里抗旱救灾工作,为首的是法院的常务副院长,不过没想到李振华居然也在抗旱小组的成员当中。
看着儿子李振华衣锦还乡,前来迎接的父亲李建国高兴的合不拢嘴,同时也让村支书林保中,村长林大旺等人羡慕嫉妒不已。他们没想到昔日村里穷的光蛋李建国的儿子李振华现在出息了,不但进城在法院任职,现在居然还陪着单位的领导一起来村里抗旱救灾来了,简直是出尽了风头。
村支书林保中和村长林大旺两人心里真是羡慕嫉妒恨,但是又不敢直接表现出来,于是只好假惺惺地说道:“振华,没想到你也回老家抗旱来了。”
“两位叔叔,我这次是代表我们单位帮助家乡抗旱来了,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副院长李武德,是这次抗旱小组的组长,还有那位是庭长齐思思、副庭长陈功。”李振华自然不会和这两个阴险狡诈的长辈计较,于是一一向大家介绍开来。
介绍完抗旱小组成员后,李振华又接着副院长李武德等人介绍起村里的几个领导来,村支书林保中、村长林大旺,妇女主任蔡春梅等,副院长李武德发现这次让李振华来参加金竹村的抗旱小组是正确的,他毕竟对村里的情况熟悉,自己这次下来抗旱少了很多沟通协调上的麻烦。
“李院长,振华,你们大家一路辛苦了,要不大家先去村部喝口水,休息一下吧。”村支书林保中讨好地说。
“林支书,既然旱情紧急,我们就先不去休息了,你还是带领我们几个先去了解一下旱情吧,我们需要了解旱情之后,然后制定具体的抗旱救灾计划。”副院长李武德假装很着急的样子说道。
“李院长,你们抗旱小组简直就是我们的救星,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我立刻带大家去察看一下村里的旱情。”村支书林保中于是笑嘻嘻地说道。
于是林保中等人带着抗旱小组的李武德、李振华、齐思思、陈功等人首先来察看村里的饮用水源,于是先来到了村里的几口水井处,发现平时泉水如涌的水井有两口已经完全干枯了,只剩下位于村口的一口地势比较低的水井在出水,但是由于长时间的高温干旱,这口唯一出水的井水也已经不到一尺深的水了,而且水质浑浊不堪,已经达不到饮用水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村里人饮水的需要,大家需要每天都大清早起来排队取水,而且林家坡每家每户只能限制打一桶水,可是一桶水根本无法满足村民们正常的用水需求,只能勉强满足老百姓喝水、煮饭、洗菜的需要,就连洗衣服、洗澡、牲畜用水都要从2里多远的河边取水。
看到这个情况后,李武德和李振华等抗旱小组成员觉得村里的旱情确实十分严重了,村里老百姓的饮用水已经枯竭,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就连水井都干了两口,剩下的一口也是杯水车薪,而且水质极差不达标,这种情况必须首先改善。
他们一行人视察完饮用水之后,接着继续视察别的地方,旱情的严重场面让法院的抗旱小组成员触目惊心。这也是李振华自从出生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家乡林家坡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变得斑驳枯黄起来,仿佛随时可以燃烧起来;村里的10几口山塘都已经干涸见底了,只留下一条条鱼骨头的残骸遗留在裂缝里;稻田大面积龟裂,禾苗焦黄;一片片枯白的玉米和被打焉的花生苗无不昭示着旱情的严重,这让李武德、李振华等抗旱小组成员忧心忡忡,压力山大。
村支书林保中一边带领他们视察村里现状,一边介绍目前村里旱情的严重程度。他说金竹村共有600余人,分5个村民小组,旱地水田约1000多亩,今年全村玉米、花生等旱地作物50%左右面临绝收,早稻产量减产30%左右,现在晚稻正处生长的关键期,要是不及时抗旱挽救的话要面临全面绝收的局面,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达60万元。
金竹村是一个自然农业村,主要收入就是村民靠种地种田谋生计,现在玉米、花生、水稻等村民赖以为生的作物受灾,对绝大部分村民来说是一个灭顶之灾。严重的旱灾发生以来,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来抗旱救灾,挽救损失,先是把所有山塘的蓄水用来灌溉稻田,可是旱情太过严重,高温持续时间过长,最后所有山塘都放干了,可是高温使得旱情还在进一步加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