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婴儿期的体能训练(3)
婴儿爬行能锻炼宝宝全身的大肌肉活动能力,尤其是四肢活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一个综合性的力量健身活动。爬行是婴儿首次全身协调动作,对婴儿的成长有深远影响。爬行不仅可以训练胸部、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和四肢的肌肉力量,而且还有助于视觉感知、空间感、平衡发展的发育。它可以促进血液流通、协调身体,并能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脊柱弯曲。婴儿爬行时,头部和颈部仰起,胸提升,有利于增强呼吸功能。另一方面,在爬行运动中,婴儿四肢都在运动,左、右大脑都得到正常发育,使婴儿的智力得到全面发展。
爬行有很高的能量消耗,有助于宝宝吃得多,睡得好,体重和身高增长得更快。同时,还可以增进亲情,促进母婴之间的交流。婴儿会爬后,在其父母的引导下能获得更多的愉悦。而且爬行还能够促进宝宝的心理发展,锻炼宝宝遇到各种情况时的应变能力。
婴儿会爬后,他会开始接触父母不允许他接触的物品,做父母不让他做的事情,这使他们的父母意识到婴儿的主动性,开始用一定的规范来要求宝宝的行为,并会为宝宝的违规行为表示不满。这些变化进一步促进婴儿的社会情感的发展。研究表明,经常爬行的婴儿在情感表达、对父母情绪的感知、与父母共同游戏的参与等方面要比不会爬行的婴儿具有更高的水平。
爬行需要大脑、小脑之间密切配合,多爬能丰富大脑、小脑之间的协调性,并促进大脑的发育。爬行的婴儿开始主动移动自己的身体,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爬行会刺激左右脑均衡发展,理解和记忆共同进步。爬行可刺激内耳或前庭系统,有助维持平衡感,而手眼协调性也有同样的效果。
对婴儿语言交流的频率,主要取决于婴儿肢体语言的频率。会爬行的婴儿经常用他的身体探索周围的世界,有许多举动带有的未知性的结果,所以家长语言的发出频率明显的多于不会爬的婴儿。在父母语言提示、婴儿的肢体语言和行为结果的互动中,婴儿对语言理解的准确性、肢体语言回答的合理性比不会爬行的婴儿发展要快得多。
爬行给婴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乐趣,而且还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和勇气,有助于宝宝的个性发展。爬行是婴儿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过程。爸爸妈妈不要忽视爬行的作用,不要因担心宝宝危险而限制孩子的自由,而应该在宝宝学会爬行后,帮助他们更多地练习,使他们运动神经等系统在爬行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不仅有助于儿童骨骼、肌肉、神经、大脑的发育,而且为孩子较早、更好地认识世界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这些学习经验将化为好奇,并且鼓励宝宝勇于探险,增强今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爬行训练
爬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经过的环节,大多数的孩子喜欢爬,即使已经学会了走路,他们仍然喜欢在地上爬行。
爬行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活动,但对婴儿来说并不简单。因此,家长应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练习爬行。婴儿能自由地翻身就可以开始学习爬行了,开始他只能趴着玩还不能向前爬行,这时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爬行的方法。让婴儿俯卧在床上,妈妈在前面拿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并不停地说:“宝贝,玩具在这里,过来拿啊!”爸爸在后面帮助婴儿双脚向前,借助爸爸的力量,婴儿可以慢慢向前移动自己的身体,慢慢接触到玩具。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少给他的帮助,训练他自己爬行。一般宝宝在开始爬行的时候都会感到很费力,腹部离不开床。成年人可以用毛巾绑在他的腹部,然后帮他抬起腹部,让他练习用手脚往前爬行,渐渐地他的四肢会慢慢协调起来,可以用双手及双膝协调灵活地向前爬行。
宝宝练习爬行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