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环境是行为的沼泽地(7)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即便是对方有再大的错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要学会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将那些生气或厌恶的情绪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因为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小孩子理解不了,也难辨是非。但是爸爸妈妈的话和不良情绪却极易让孩子受到影响,使孩子产生一些偏激的性格和想法。以至在孩子长大后都对人、对事甚至对婚姻失去信心,这和小时候家庭对他的情绪感染有直接关系。
如果夫妻之间真的无法生活在一起了,也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平静地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一起生活了,但是对你的爱并没有减少,而且比以前更加疼爱你,以此来消除孩子心头的不安和疑虑。
如果家庭的破碎不可避免,也要争取把对孩子的伤害尽量降低。
第一、不要大声吵架、互相诋毁,甚至大动干戈、大打出手。不要用这种最坏的方式,把婚姻的失败表现在孩子的面前。爸爸妈妈是孩子生命中最为亲近的人,一言一行都会像烙印一样刻在孩子幼小的心里。这种行为会让孩子感到无尽的痛苦,这一幕会久久地浮现在他的眼前挥之不去,从而引发孩子抑郁、自闭的症状。
第二、不要隐瞒。事实摆在眼前,夫妻两人已经分居,父母如果还是一味地隐瞒,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没有真正离婚,他们只是暂时分开,只要我听话,他们就会重归于好的。”这种想法一旦产生,孩子会陷入自责,不能接受事实,难以用正常的心态来面对生活。
把事实告诉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只要就事论事地说出来就可以了,你面对的是一颗还很脆弱的心灵。其实,离婚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完全意味着坏事,只要正确为之,反倒可以让孩子从中明白负责任地分开和负责任地给予也是一种爱。
欧阳女士是一个单身母亲,但她却让自己的儿子成长为一个阳光男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