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讲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2)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打退堂鼓。这两天我一再强调,做功夫要做长期打算,不要以为打五个七就到家了。离家还远得很!所以千万不能打退堂鼓,要勇往直前。
修行虽然有一个目标,严格讲修行永远是一个过程。大乘菩萨所修的是四无量心,是四弘誓愿,所证的是无住涅槃;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修行的一个过程。成佛以后不是在涅槃境界里休息,不是在享清福;成佛以后还要度众生,还要自觉自愿地承担众生的苦难,度众生的任务永远完成不了。四无尽,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说有哪尊佛能够把众生度尽了,这个观念首先就是不对的,就成了断灭见,成为一因论,或者只有果没有因了。因果、凡圣、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永远都是成双成对,永远都是对立的,永远没有终结的时候。“无始终,无内外”才是佛法,才是因缘法。
修行不要以为到了极乐世界就好了,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和阿弥陀佛在一起清闲自在了。多少人在念他?全世界有多少人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多辛苦啊!今天要接引这个,明天要接引那个,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还要一个个地安排。九品莲台,你在哪一品,他在哪一品……当然,这是形象地说,实际上阿弥陀佛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化众生、度脱众生的事业。
哪里有一个人想成菩萨又不度众生呢?不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就安闲自在,再也不到人间受辛苦了。要有吃苦的精神,要有承担的精神,要有为众生承担苦难的精神。有这种精神,吃苦不是苦,或者说吃苦不苦。没有这种精神,享乐也是苦。乐尽苦来,一切无常,哪里有永远受乐的事情呢?只有准备为众生承担,具足这种精神的人,就是大乘根器。具足这种精神的修行者,就一定成就得快。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