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确实需要你小心又谨慎 三(1)
常被忽略的人工喂养方式
这里说的,是人工喂养中2种要不得的做法,对照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踩过地雷”?
①冲浓度高又特别甜的奶粉。
担心宝宝吃不饱,不按照说明上写的份量冲调。
宝宝极容易口渴,长时间喝特别甜的奶粉,宝宝还容易偏胖。更糟糕的是,奶汁过浓,奶汁里的n种矿物质就多,两岁以下的宝宝肾脏未发育完善,肾脏的代谢负担会很重的,甚至会导致结石。
②既喝配方奶又吃钙片。
很奇怪,几乎所有的妈妈一概认为宝宝都是“缺钙”的。配方奶粉里已含足够多的钙(每100毫升的0~6个月婴幼儿配方奶中含钙量为125毫克),这时再吃钙片真没必要!
6个月以内的宝宝,母乳喂养也好,人工喂养也罢,都不必吃钙片。
冲调“益生菌”,这样才正确
都说益生菌这个也好那个也能的,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
益生菌是帮肠道菌群保持平衡的“好细菌”,宝宝肠道健康离不开它。
可是,如果你的宝宝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肠内菌群失衡的问题,就没必要额外摄入益生菌制剂。
懒技大公开——正确冲调含益生菌的东东
①别用沸水冲泡,那样会“烫死”益生菌!35~40℃的温开水刚 刚好。
②冲好就要及时服用,时间放久了,益生菌会死亡的。
③不能和抗生素同服。抗菌素“糊涂虫儿”一只,有害菌和有益菌 一律通杀!它们需间隔2~3小时。
④服用益生菌,就要降低糖分摄入,因为糖分会降低菌的活性。
喝水也有小规矩
宝宝新陈代谢旺盛,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水分100~150毫升,体温每升高1℃就会蒸发掉10%的水分,水需要量是成年人的3~5倍。一般来说,每天应给宝宝喂水3~4次,每次喂水参考量为:
以后每增加一公斤体重,日饮水量应相应增加50~100毫升
为什么要给你这个饮水量参考表?因为过量喂水是不可以的!
宝宝肾功能发育不全,水摄入过多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低,出现行为异常、嗜睡、凝视、神志混乱、肌肉软弱,甚至昏迷的水中毒症状。
“懒技”大公开——缺不缺水,一喂便知!
如果宝宝排尿次数和尿量减少,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好、哭闹等,喂过几口白开水立即安静下来——缺水无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