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 学会放弃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社交的选择与放弃——人际往来的红绿灯(13)
    社交的选择与放弃——人际往来的红绿灯(13)

    这种态度使他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很多无价的忠告。

    让我们善意地正视别人的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该说的不要说

    童言无忌,是情理中的事。但是,如果成年人只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而无所顾忌地说了不该说的话,不仅会伤害别人,还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前两天打个电话给朋友,听筒中他口气沮丧,我一时兴起,当场发挥智慧和感情的结晶,在他还没有说出“怀忧丧志”的原因时,我就秉持着上天给予的口才自以为是地对他劝说一番,本来对方应还报以回答,并且略带感激,但渐渐地他便由唯唯诺诺变成沉默。而我还不知趣,仍然口沫横飞,上自文武周公,下至康德、胡适,尽我所知倾囊而出,结果对方一句“我们再联络”就挂了电话,我自然沾沾自喜,于是放水洗澡去了。

    但我自觉话有未尽之感,马上又一个电话拨过去,对方接到之后,还没等我表现“儒将之风”之时,就在话筒那边开始一顿大骂:“你以为你是谁?我心情不好,我当然知道为什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说出来,让我再度面对痛苦?你来电时,我正好处在不想说话也不想听话的当儿,你一定要自作聪明地说出我的痛处。没错——你还真的不是很蠢笨地讲到我的问题,你猜对了,但是你要让我痛快,还是你要某种证明来让你爽快。你当然是一片好意,不过我虽然可能忍受你的安慰,但是我不能接受你的刻薄。”接下来是“嘟”的声音。

    记得以前,我也心情恶劣,半夜一拿电话就和对方由3点开始聊到清晨6时,打电话找他当然是以为知我者非他莫属,错就错在他还真是我的知己,被他“解剖”到最后,我如同被剥光了衣服,有一种逼到屋角般的无奈和痛苦,当然我这位“知己”后来就变成了“远交”。

    感谢这位朋友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知道别人心情不好时,“听话”比“训话”重要,在别人心情不好时,不应该说的就不要说。

    那么,在社交场合要想把握说话的分寸又应注意哪些禁忌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