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 学会放弃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处世的选择与放弃——铸就做人的金字招牌(16)(2/2)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

    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必斤斤计较。”

    《菜根谭》中说:“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得,路才会越走越宽。”这便是一种进退之道。

    以前,有一条大河,河水波浪翻滚。河上有一座独桥,桥很窄,仅用一根圆木搭成。有一天,两只小山羊分别从河两岸走上桥,到了桥中间两只山羊相遇了。但因桥面太窄,谁也无法通过,而这两只山羊谁也不肯退让。结果,两只山羊在桥上用角顶撞起来。双方互不示弱,拼死相抵,最终双双跌落桥下并被河水吞没了。

    这则寓言看起来很简单,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得”的道理。在狭窄的路口处,不妨让别人先行,自己退让一步。表面看来,自己吃亏,但实际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让,势必会两败俱伤,倒不如稍作退让,免去麻烦。

    为什么非要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呢?为什么非为一点利益而争得头破血流呢?为什么不向后看看?退一步海阔天空。聪明的人总是有远见卓识。

    大禹治水的故事,不是给我们启示吗?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灾难。传说尧的时候发大水,年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采用的方法是筑堤防水,可是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这样鲧足足用了九年时间仍没将大水治服,结果却被舜杀掉了。舜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善于作退步思考,不钻进一条死胡同里。他凭着自身的智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斗争,利用疏导的办法,取得治黄的成功。其实,疏导对于筑堤来说就是一种后退,面对汹涌而来的河水,我们不后退怎么能行呢?后退并非意味着河水的强大,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时机和手段来控制它、牵引它、疏导它,使它按渠道流入大海。这种方法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