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造福一生的好习惯(15)
在当时的社会上,爱迪生已经是一个改进了电话、发明了留声机、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小奇迹的著名“魔术师”,但声名显赫的他从来没有满足过,一旦达成了一个目标,完成了一个新的项目,就会把它忘掉,继续下一个目标。
在灯丝的研究中,他尝试用炭化的纸、玉米、棉线、木材、稻草、麻散马鬃、胡子、头发等纤维和几种金属丝用来做灯丝的材料,试验的材料多达1600多种。那段时间,全世界都在等着他的电灯。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究,他找到了能够持续发光45小时的灯丝。在45个小时中,他和他的助手们神魂颠倒地盯着这盏灯,直到灯丝烧断。这已经是一个令世界科学家羡慕的成果了,但他还是不满足:“如果它能坚持45个小时,再过些日子我就要让它烧100个小时。”
有位记者对正在研究这一项目的爱迪生说:“如果你真的让电灯取代了煤油灯,那可要发大财了。”爱迪生说:“我的目的倒不在于赚钱,我只想跟别人争个先后,我已经让他们抢先开始研究了,现在我必须追上他们,我相信会的。”这番话完全是站在一个科学家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研究行为的,他的人生宗旨就是超越自我、不断进取。
两个月后,灯丝的寿命达到了170小时。《先迁》整版报道了他的成果。
“大家称赞我的发明是一种伟大的成功,其实它还在研究中,只要它的寿命没有达到600小时,就不算成功。”爱迪生就是用这样的低调态度来回应大家对他的顶礼膜拜。
从此,爱迪生的祝贺信、电报和礼物源源不断,新闻、传闻更是铺天盖地。但他仍然默默地改进着灯丝,向着新的目标——600小时迈进。最终,他的样灯寿命达到了1589小时。他的目标在不断地前进,他的人生在不断地升华,这就是一个世界著名发明家的人生追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