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写作文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段进伟 练好“易文经”,一招定乾坤(1)(2/2)
    这种心理反映了一种时代性的社会弊病:大家普遍浮躁,流于包装,仿佛哪句话只要和以前说的一样,那就是“落入俗套”。我不认同这种看法,我想反问一声,对牛顿三大定律,是不是每年也得换一种表达方式呢?我想,同样是定律,只要传授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告诉别人,别人能懂就行了,至于形式,要在恰当的基础上再考虑读者的感受,说清楚意思,同时便于读者接受。

    而且反过来一想,有些话能历久弥新,不是正说明了它的生命力吗?就像一开始听流行音乐,追求新奇感、新风格、新明星,但是到后来就会有恍若空虚之感,此时蓦然回首,突然发现,往往是一些老歌,长久地感动着我们!

    所以,用什么语言和形式,合适就好。我认为“推销”这个词很传神,就不会用什么“销售工程师”。同理,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读着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长大的,而江湖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能影射很多东西。所以,用这个既新鲜又能引发共鸣的形式和题目,也是合适的,它表达出了相应的东西,又能让大家感兴趣,便于大家接受。

    总之,无论新旧,无论出身,合适就用,这是原则。

    序——四卷修炼简介

    虽说是考试作文,但平时的功底显然是根本。所以,应对考试之法,放在第三卷里,以供临阵磨枪。前面先讲平时的训练积累,这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正宗功法,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不过,如果你过几天就有一次语文考试的话,那自然不用我多说什么了,你应该知道先看哪一卷吧,呵呵)。

    鲁迅先生说过,练作文无非是多读多写。这其实是最精练的表达,但是也让咱们这帮苦大仇深的孩子搞不清到底读啥?写啥?怎么读?怎么写?(高考题就够模糊了,你比它还模糊,真不愧是鲁迅先生啊,有性格!)。

    我的“易文经”就是结合自身经历同答这些疑问的,虽然浅薄,但也切身,详细解析要读什么,怎么读?读了之后,怎么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最终让自己也写出好文章?我是学工程的,所以写的东西可操作性较强,但理论概括性和文字水平都有限。所以,希望大家对于我的方法“择其善者而从之”,看着不爽,用着不灵的,就不必管了。

    我学的是计算系统控制。我以为,作文能力的训练也是个系统工程,所以在平时训练中也应该有“输入”、“处理”、“输出”、“反馈”这四个环节(别害怕,并不是很专业的!)。它们的顺序是,首先有“输入”,然后经过“处理”,有了“输出”,再将“输出”的结果反馈回来,作为下一次“输入”的参考。如此循环往复,一步步地提高作文水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