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考生在写作上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而考场上是绝不允许你将自己的短处、劣势过分暴露出来的,有时稍不留意,一两处不可原谅的败笔,就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那么,我们在实际应试写作中怎样扬长避短、避实就虚呢?
第一,要选择擅长的文体。现在的高考作文,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淡化文体,这样就使我们在文体选择上有了充分的自由。有人擅长记叙文,有人擅长议论文,也有人擅长杂文,每位同学要认识到自己擅长的文体。文体不限,说明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而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说肯定会有一个最佳的选择。当然,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每个人文体特长也是有位移的,但基本上是比较固定的。考试作文要求写什么像什么,不能“走体”。“四不像”的作文在现在的评价体系中难以得到认可。长于叙事,不妨寻找恰当的叙述角度;善于抒情,不妨酝酿抒情的由头;工于阐发议论,不妨挖掘一个巧妙的切入点。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也是作文制胜的诀窍之一。
第二,要选择擅长的行文结构。文章的结构必须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但更要适应自身的表达特长。同为记叙文的顺序和线索,有人爱以时间,有人好用空间,有人却擅长时空结合,也会有人按认识发展的顺序,不一而足。从文章结构的基本环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来看,也明显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色,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要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语言表达主要是方式和方法问题。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人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能力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有人擅长议论、说明,有人擅长叙述、描写;有的人语言庄重、严谨,有的人语言生动、诙谐;有人朴实,有人华丽。近些年,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强调了综合运用,但具体到每位同学,具体到某篇文章,还是有一个最佳选择的。作文语言就像一个人的衣饰及所表现出的气质,如果穿惯了便装的人突然去穿西装,就显得特别别扭,失却了自然的形象。要是一篇作文,突然改变自己的语言形式和风格,就很难行文顺畅。可以说,在文章写作中,语言是最能体现个性的地方,每个考生都要准确把握自我。
第四,避实就虚。考场作文都有一定的“突然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其不意,有时命题也可能恰巧出到考生所不擅长的薄弱环节上,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沉着地采用避实就虚的战略战术,绕开正面,攻其侧翼。情景没有具体感受,如瞎编一通,只会破绽百出。面对难题,还是要找有点具体感受的情景,试图写得真切、具体,很有体会。由于避开了难写的正面,从侧面入题,由本来“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窘境,顿时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崭新局面,同样给阅卷人以美感,进而夺取考场作文的胜利。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