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著名雕塑家)
之所以将这段话作为这一部分,也是整篇文章的开头,主要想表达我对“观察”在作文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的强调。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文章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很多同学总是抱怨作文无话可说,当老师对他提出:“文章语言要生动、具体……”等要求时也总是不知所措,不知该从何处下笔。其实,对于任何创作来说,观察和体会始终是第一位的。记得小学学习写作时,凡遇到写景状物的文章,老师总是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题,往往把写作对象搬到课堂上来,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几片叶子,花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香气……在观察清楚这些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再启发同学们的想象力。比如这盆花从各个角度看,各像什么,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这就是第二个层次的问题了。有了这些“第一手”的观察资料后,就可以去进一步查找关于这种花的更多信息,比如产地、花期、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这样,由于有了观察的结果,完成的作文自然就会让人觉得内容具体、充实。
虽然这只是初学写作时的体验,但正是这种观察方法、习惯的培养,造就了我以后对事物敏锐的捕捉能力。瑟瑟秋风中的一片落叶,拾起来发现它居然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它在我眼中,就不再是单纯的落叶,而是记录了一片叶子由生至死,一棵树由繁茂到凋零,一年时光匆匆逝去,一生光阴短暂当惜的过程。还有每天夜晚的灯光,虽然是“万家灯火”,但却各有不同。一片通明的是教学楼,里面的同学正争分夺秒地埋头苦读;宿舍楼就不一样了:有的窗口透着日光灯的亮光,那可能是谁正在强光下“秀”她的新衣服;有的只透着桌上的台灯幽幽的光,那大概是谁正沉浸在家信的温柔中;而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居民楼里,厨房的灯光中映出一位劳碌母亲的身影,又让象牙塔里远离家乡的游子感到无限的惆怅……当写作需要的时候,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用心记下的这些点点滴滴,总是你自由挥洒的资本,下笔有神的前提。而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又有多少人、多少次真正为它们驻足过、停留过、思考过呢?
决定人命运的因素,不是起点,不是机遇,而是始终如一的执著——很简单,但能做到的人很少。
有人做过统计,在成功的人当中,当被问起“什么是你成功的秘诀”时,回答“坚持、执著”一类的有近一半。这就说明,在影响成功的众多因素里,天资固然不可忽视,但勤奋和坚持恐怕是让更多智力平平的人走上成功之路的法宝。尤其是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一时的突击往往很难奏效,而只有一个坚实的积累过程,才是提高的根本。
就写作而言,我个人认为,对我影响最大的两点是坚持带摘抄的阅读、坚持不定期的练笔。从初中开始,《青年文摘》、《读者》是我每月必读的两本杂志。上面的很多文章文笔优美、文字清新,且涉及的知识面广。对于课业压力大,没有时间阅读大部头名著的中学生来说是很好的选择。而且我还坚持认为一点,只有背、记在心的文字,才能为写作所用,而那些匆匆之间浏览过的,哪怕当时你对它们曾有过多么惊叹的赞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摘抄就成了帮助记忆的最好方法,而且摘抄还有一个好处,当你对某些好词佳句有所遗忘时,可以从摘抄本里寻找,而不用再从书中搜寻,可谓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做法。我从初一开始的摘抄一直坚持到现在,这对我写作水平的提高和高考作文的帮助是很大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