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存人类发展的足迹,人们开始书写历史。于是各种各样的书写材料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古埃及的纸沙草纸、中国的纸、欧洲的羊皮纸等。然而,一个小难题出现了,怎么固定纸张才能保存得最好呢?
最初,人们在纸张上钻洞或者切缝,然后用布条或丝带串起来,末端用蜡固定。尽管这种方法沿用至今,然而太过麻烦。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大头针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人们开始用大头针来固定纸张。相对于早期的办法,大头针要方便得多。然而,批量生产的大头针容易生锈,纸上往往锈迹斑斑。而且,拆下的纸张的边缘还会留下针洞。甚至,手指还要时不时地遭受针刺的折磨。那时,人们开始渴望一种新的固定纸张的小器具。
不久,在1864年出现了“纸夹”。这是一片带有两个小牙齿的金属板。通常把纸张夹在金属板与小牙齿之间。尽管这种纸夹不会刺破手指,但还是会在纸张上留下印痕。更重要的是,没有一种能够方便制造这种纸夹的机器,手工制作的纸夹极为昂贵。
1867年,撒母耳?费伊为了将车票夹在一起,把钢丝弯曲后夹在车票的边缘。这就是最早的回形针。不久,这种回形针就出现在美国的办公室。制作方法很简单:将金属丝弯曲。
1896年,美国人马休?斯库勒(mathew schooley)制作了一种回形针:将铁丝弯曲成圆形,两头重叠。但是,相比于现在的回形针,他少绕了一圈。
1899年,美国的一位名为威廉?米德尔?布鲁克的工程师制造了一部机器。这种机器能够让金属丝弯成双重环圈,从而制成新的纸夹。
也是在这一年,挪威人约安?维拉制造了一个小器具,并于1901年在德国申请了专利 (因为挪威当时没有专利制度)。专利描述如下:用具有弹性的质材(如铁丝),弯成长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铁丝的首尾两段最后平行。这种回形针和现在的回形针非常相似,但是,它也比现在的回形针少绕了一圈。就是这一圈的差别,让它有了致命的缺陷:夹文件时,很难将它扳开。
在1900年,康利思?伯若斯兰(cornelius brosnan)也申请了回形针专利,他的回形针已经比较好用,但是还是会破坏纸张并且使纸张脱落。经过改进,他又在1935年用有弹性的铁丝制作了新的回形针。
1921年,卡拉弟加密了回形针的回行路,针身做成了“节状”。这种回形针不但能夹紧纸张而且还不会伤害纸质。这时的回形针,才具备了今天的形状。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