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化娱乐类(3)
比罗把自己的发明称之为“油溶笔”,并且在英国申请了专利,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他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油溶笔”。遗憾的是,比罗的发明拥有同样的缺陷,“油溶笔”质量不佳,由于油墨的稀稠难以掌握,所以不是不出油,就是书写的时候弄得一手油污。他们的发明虽然不成功,但是却被别的人看出了这种发明的价值。爱弗斯公司的老板雷诺慧眼识珠,他认定这是一种大有前途的笔,因此请一位奥地利化学工程师弗兰茨基参与油墨的改良,弗兰茨基在油墨中加入了乙醇等化学物质使它完全克服了原来的缺点,这样第一批圆珠笔诞生了。
紧接着,在美国纽约街头出现了一张海报,说是几天后,在一家叫金贝尔斯的商店里,将有人作水下写字表演。在水下怎么写字呢?这则广告吸引了许多人。到表演那天(1945年10月19日),前来观看的人竟有5000多。雷诺不得不将表演移到商店外的街头进行。表演开始了,只见雷诺拿起一枝笔,伸到一个盛满水的玻璃箱里,在一张硬纸上很流利地写着,写完后拿出来一看,纸上有着一行行清晰的字样。美国人喜欢新奇的东西,这种笔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10000枝笔当天就卖光了。
雷诺的圆珠笔是可以添加油墨的。一管油墨用完后,可打开管子的后盖,再灌油墨进去,就像自来水钢笔添加墨水一样。这种笔使用时间一长,由于圆珠的磨损,就要发生油墨外漏的现象。于是有人提出了研制耐磨性好的宝石笔珠或合金笔珠的设想。这个方案在试验中又产生了新问题:笔芯间内侧与笔珠接触的部分易被磨损,仍然会因间隙增大而使油墨漏出。
正当人们对此难题一筹莫展时,日本发明家中田藤三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使难题迎刃而解。他的主意非常简单,将灌装油墨的小管做得细一点,油墨可少装一些。这样,还没等到笔珠损坏,油墨就用完了。到时扔了再换一支就行了。
中田的发明终于使圆珠笔在全世界流行起来。后来,美国的化学家弗朗兹?西奇在加利福尼亚配制出一种供印刷机用的粘性液体,这种速干液体一暴露在空气中就在表面形成一层皮。由于这种墨水的出现,圆珠笔的漏水和墨水凝固把小球粘住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更加完善的、优良的写字笔流行开来。今天,圆珠笔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书写工具。
回形针
clip
人物简介
约安?维拉(johan vaaler),1866年生于挪威,于1899年发明了回形针,并在德国取得了专利。另外,这项发明于1901年在美国也获得了专利。1910年去世。
发明史话
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最终与动物区分开来。然而,由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从产生制造某种工具的设想到这种工具最终被应用,这一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漫长得多。比如:被用来固定纸张的回形针。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