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桃的实验主要研究太空失重环境对蚕卵、蚕的幼虫和成虫等发育的影响,以及探讨通过太空环境改善蚕丝品质的可能性。而这也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搭载了中国学生设计的实验。
陈教授认为,整个项目设想非常好。生物进入太空后的生活环境与地面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重力状态的变化。在地面上,一切生物都承受地球巨大吸引力的作用,其特点是具有确定的方向性。生物所有的特性都与之有关。太空的微重力状态对生物有什么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另外,这一实验对于载人航天也有借鉴意义。首先,宇航员进入太空前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而这一实验中的蚕直接进入太空,面临的考验更严峻。其次,宇航员只是短期地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在未来可预期的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有宇航员经历生老病死的全过程,而这一实验则对蚕的生命全过程进行了研究,因而意义很大。
陈教授还认为,想像力如果与本国特色相结合,就比较容易成功。中国是丝绸发源地,这一实验有机地将中国古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无疑从一个重要方面促成了它的成功入选。
科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陈教授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中翱翔。虽然不是每一次想象都能开花结果,但是很多科技成就都源于想象。飞向蓝天、飞向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正是在这种梦想的吸引下,人类才发明了飞机、飞船。最近几年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航天强国行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而这就更加需要众多的孩子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
怎样做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呢?其实很简单,讲故事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是孩子毕竟很难有出门的机会,因此听故事就成了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窗口。那里面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奇妙的夸张更是深深吸引着宝宝。
那么,如何运用讲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呢?
家长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故事。只有符合年龄特点、适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孩子才会感兴趣。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内容上应贴近孩子的生活,家长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孩子行为的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词汇尽量口语化。4岁以后,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故事内容可渐趋多元化,比如思想品德教育、革命历史传统、自然科学常识等方面,情节要有起伏,词汇可尽量浅显易懂,但最好开始改用书面语。
其次,家长讲故事之前要做些准备。如应该了解故事内容,熟悉情节,尽量做到绘声绘色,把故事中的人物的动作、感情尽可能地通过声调、表情或是手势来表达,把故事的思想与道理传达给孩子,避免讲述时结结巴巴,冲淡孩子对故事的总体印象,引不起兴趣。同时还要注意语音,因为孩子还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所以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注意发音的准确,吐字要清楚,语速适中。有实物的故事或有插图的儿童读物,可以一边指导孩子观察实物或插图,一边讲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