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控: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8)
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有些孩子过度崇拜偶像,遇有歌星办签名会,即呼朋引伴去报到,身为父母,要如何应对呢?
很多学生在青少年阶段,都有他欣赏崇拜的偶像。他们正处于叛逆的年龄,找寻梦中情人和认同对象,是很正常的,身为父母不用太操心,回想年轻时,您不也有过对偶像发烧的现象?现代青少年对偶像痴迷的程度,不像以前贴几张海报就满足了。他们会收集偶像的各种产品,到处赶场请偶像签名,上网与偶像聊天等,这些追星行为,不胜枚举。青少年害怕孤单、害怕平庸,对自己不肯定,希望找到可认同的对象,而偶像正可以提供做梦和想象投射的空间。通常对自己较有信心,较肯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对偶像情感的依赖就不会那么强烈,所以家中有迷哥迷姐,父母也不用太紧张,因为那也只表示,孩子还未找到肯定的自己而已。
其实,青少年崇拜偶像,就像感冒一样,有的轻微、有的严重,但,绝大多数的感冒,都会痊愈。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做:
1.多关心、了解子女,和他们谈谈,聊聊为什么崇拜这位偶像?
2.和孩子分享崇拜的心情,作为生活的调剂,也算是陪他们一起成长。
3.提醒孩子,了解偶像之所以能成功的“过程”,有什么特质、优点、关键因素等,使之转为成长的助力。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