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件事 理智鼓励孩子,正确培养信心
我们给孩子的表扬过多,孩子就容易骄傲。不给孩子表扬,孩子就会气馁,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尺度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理智的父母,正确培养孩子的信心呢?
自信心是一个人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在鼓励孩子拥有自信心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理智行事,并具备辨别能力。一味地说“好”或“不好”都不对,必须找准平衡点。
如果保护过度,孩子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一切都会由父母帮助解决。当孩子的依赖心理越来越强后,要求会越来越多,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会大失所望,做出一些消极、错误的行为。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成绩好,做人也要完美无缺。如此的做法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过于苛刻,最终只能适得其反。因为过分批评孩子,会使孩子胆小懦弱,失去自信心。爸爸妈妈每天狠心地鞭策孩子进步,对于孩子来说根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因此,正确的批评也很重要。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我们不应该说:“真笨,什么都学不会,一点用也没有。”如果换句话说:“你今年的成绩下降了,但你要加油,再努力一些,升级不会有问题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方式,得到的预期效果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谁都希望听到善意的批评,孩子也是如此。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这就需要你给孩子的心灵注入自信的力量,其实让孩子变得自信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只要让孩子充满信心,并认定奋斗目标,信念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你只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入手,就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
(1)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
首先,孩子的自信心都是在成功中提取的,只有积累足够多的成功经验才能树立孩子良好的自信心。而失败的体验不光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还会让孩子有挫败感,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对比较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起大的挫折。过多的失败,会轻而易举地摧毁孩子们对生活所抱有的美丽幻想。面对消极和自信心缺乏的孩子,我们作为父母,更要增加他们对成功的体验。
其次,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孩子发展的奋斗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比如:日常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们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当孩子顺利完成我们交给的任务时他也顺利获得了自信。
适当数量的成功体验能很好地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而这种成功的喜悦也是孩子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要学会通过创立顺境,增加孩子对生活的积极美感,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在内心建立美好的自我形象,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2)帮助孩子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发现自身的长处自信心建立在充分评估自己的基础之上。因此要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身拥有的潜力,这样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确立。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就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拥有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