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第二十三(2)
1954年4月,吴国桢见到刚从台湾来美的胡适,两人在政治理念上相当一致。谈话中,胡适问及台湾政治犯的人数,吴回答说一万余人。胡适说:“你错了,我刚回来,我估计超过十万人。”后来,胡适再度亲近蒋介石,回到台湾并撰文为蒋辩护,甚至指责吴国桢的“背叛”。吴国桢只好公布了这段谈话。
潘怀素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潘同邓演达交情很深,1930年和邓演达在上海组织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他们在屋里开会,季方是在门外站岗放哨的。建国后,季方做了主席,潘怀素是布衣学者之身。有一次潘怀素去找季方,季对潘说:你以后不要再来了。
反右期间,有关方面要龙云承认跟陈铭枢结成了一个“龙陈联盟”。如果他能答应下来,保证他的生活待遇一切不变。龙云当场拒绝,他说:这真成了天大的笑话,国人众所周知,过去我是云南的土皇帝、土军阀,而陈铭枢做过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代理过伪行政院院长,算是蒋介石的嫡系。将我们两个风马牛地捏在一起,这个事怎么能行呢?
溥仪被改造后,政府组织他和其他战犯去东北参观,他们到一户农家,主人刘大娘不知他们是何人,忆苦思甜,控诉在伪满洲国时代的悲惨生活,由蔬菜又谈到从前吃糠咽菜的时代。刘氏拉开一只瓮盖,让溥仪看里面大米。其子笑她:“大米有什么可看的?”她说:“现在没什么可看的,可是你在康德那年头看见垢回?”溥仪受不了,起立低头对刘氏说:“您说的那个康德,就是伪满的汉奸皇帝溥仪,就是我。我向您请罪。”同去的几个伪大臣将官也站了起来:“我是那个抓劳工的伪勤务部大臣……”“我是搞粮谷出荷的兴农部大臣……”“我是给鬼子抓国兵的伪军区司令……”刘氏呆住了,最后擦着眼泪说:“事情都过去了,不用再说了吧!只要你们肯学好,听的话,做个正经人就行了!”
1962年,陈虞孙率上海评弹团赴港演出,归来后,各方请他作报告者频繁。一次他与众人开会,中间他去听了一个电话,回到会议桌上,拂然不悦,厉声说:“我就是想不通,一定要讲香港怎么怎么不好……”真情流露一刹,而上台讲演仍大骂香港。
20世纪60年代初,郭世英、张鹤慈和曹天宇等年轻人敏于思考,他们对时代社会感到痛苦、无能为力又想做点什么。他们的倾向受到父辈和公安机关的严密注视。郭世英的父亲郭沫若曾跟翦伯赞谈论孩子们的思想,并把年轻人的文字给翦看,问翦感想。翦反问郭沫若。郭答:“有些像我们年轻时。”翦伯赞说:“可惜时代不一样了。现在这一套不行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