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赢就一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商战口才——推销谈判的制胜利器(3)
    商战口才——推销谈判的制胜利器(3)

    美国谈判大师荷伯?科恩一次飞往墨西哥城主持一个谈判研讨会。抵达目的地时,旅馆告之“客满”。此时,荷伯施展了他的看家本领,找到了旅馆经理问:“如果墨西哥总统来了怎么办?你们是否要给他一个房间?”

    经理回答:“是的,先生。”

    荷伯接着说:“好吧,他没有来,所以,我住他那间。”结果他顺顺畅畅地住进了总统套房,不过附加条件是,总统来了必须立即让出,而这个几率是很小的。

    用虚似假设的方法,往往可以使对手陷入没有退路的境地,有利于自己达到目的,是谈判中绝妙的计策。

    2. 转换话题

    在什么场合下需要转换话题呢?

    想避开于己方不利的话题,想避开争论的焦点,想拖延对某个问题的决定,想把问题引向对己方有利的方面,想转换阐述问题的角度以说服对方。

    在会谈时,应把建议的重点放在对己方有利的问题上,不要直接回答对己方不利的问题,这时,可绕着弯子解释或提出新问题。如在一次军事谈判中,双方对撤军时限争执不下,对方提出:“我们是否再深入讨论一下撤军的期限问题呢?”如果一方千方百计延缓撤军时间的话,则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说:“我们双方在撤军的条件上已基本取得一致了,能否再谈谈撤军的路线呢?”如果转换话题仍不能打破僵局,则可建议暂时休会,让大家松弛一下。这样,可取得使双方冷静思考的猾效果。

    3. 用语灵活

    所谓“看人说话,量体裁衣”,灵活地运用语言是谈判口才智巧性的表现。

    对不同的对象应使用不同的话语。对方用语朴实无华,己方说话也无需过多修饰;对方话语爽直、干脆,己方就不要迂回曲折,含义晦涩。总之,为适应对方的学识、气度、修养而随时调整己方的说话语气和用词,是最具效益的思想沟通方法。

    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气或词汇来表达,直陈的语气可以表示强硬的立场、对立的态度。

    例如,“你的看法完全错误。”显得生硬而武断。同样的意思若用委婉的语气或词汇来表达则可显示灵活的立场、合作的态度。“你的看法值得商榷。”后种表述方式既使对方易于接受,又给己方留有余地,是用语弹性的又一体现。

    此外,用语灵活还体现在模糊语言的选用上。

    在外交谈判中,有时直陈其言、正面表态往往会让自己陷于被动的局面,这时模糊语言可产生奇效。例如:

    甲:阁下的声明是否表示贵国政府对××协定的成效有所怀疑?

    乙:我不准备这样说,当然你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

    乙虽对协定的成效有所怀疑,但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含糊其辞,不给对方抓住把柄,避免对己方不利。

    总之,出奇制胜的谈判方式有利于谈判者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胜利。

    看似妥协实则紧扣“死线”

    谈判结束的时间称之为“死线”,死线对谈判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让步往往在这个时候才会发生。在这一阶段,谈判者通常采用软磨硬泡的口才战术,往往使一些有经验的谈判对手就范。

    1. 强忍等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