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与张允和:多情人不老(2)
周有光说:我们的婚姻生活是很和谐的,人家都说我们结婚70多年没有吵架。两人之间最为年轻人艳羡的,便是一日两次的“举杯齐眉”。当年叶稚珊为编写《张家旧事》,每周去张允和家两三次,多半碰上周有光、张允和两位老人的饮茶时间。在二老家中,庭阶有清韵,草木有清芳。因遵循张允和“女人不是花”的信条,他们家只养草,不养花。伴着这份厅室书香与庭院清闲,两人每天上午10点钟一到,便放下手中事,悠着坐下来,喝上午茶,有时也喝咖啡。喝茶的时候,两人把杯子举到齐眉处,说:“来,碰碰。”下午三四点钟,又拾一晌清闲时光,又喝下午茶,又举杯齐眉。
这是老式知识分子才有的生活方式与笃定心怀。风雅,而与现今咖啡馆里的发呆矫情无关。在他们举杯齐眉之间,是一种相伴相亲、相看不厌的多情与和悦,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多年相濡以沫活出来的一种境界: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无留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丁聪曾为二老画有一张漫画,叫“新潮老头,白发才女”。画中,周有光老夫聊发少年狂,含着他一贯的豁朗笑容,骑着一辆黄包车;车后座的张允和,眉目精灵,心满意足,正吹弄着一支笛子。夫唱妇随,怡然自乐,乐而忘忧,浑不知老之将至。这幅漫画深受二老喜欢,在朋友间也传为经典美谈。
你看张允和老人,九十几的人,依然是俏。穿绣花鞋,精致的滚边盘纽旗袍,盘发,撑的是旧风情的油纸伞,分明是那个时代里走出来的最后的闺秀。而她的眉宇间,依然有一股俏皮、精明、亮闪闪的童心;她的嘴薄而矜持地抿着,倔强,永远的不服老。而周有光老人,在他97岁时填履历表上的年龄,却硬是被人改为79岁。近百岁的老人,依然天庭清朗,思维清晰,坚持着每月给内地或香港的报刊发表一篇文章。
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的回答十分简单:不要生气!又援引外国哲学家的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周有光曾患有失眠症,却在“文革”中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时,“只干体力活,不用动脑子”给治好了。他和老伴都信奉一句话: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多么高明的涵养和智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