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和丽江,差距有多大?
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较,平遥和丽江,差距究竟有多大?
过去平遥的财政收入大约每年只有4000多万,直到2003年,平遥的财政收入才突破了2亿元大关,但即使这样,与同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丽江古城相比,平遥古城明显地滞后了。
一组数据可以表述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平遥的门票年收入为2000万元,而丽江达到了2亿元,是平遥的10倍;平遥的星级宾馆仅2家,而丽江的星级宾馆达76家之多。
平遥古城周正而略显刻板,平遥人内向,缺乏表情流露和交流,名城意识淡薄,全局观念不强;而丽江依从纳西人东巴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信仰,使丽江充满了开放而灵动的色彩。
一到晚上,平遥古城就陷入了沉静之中,而丽江古城却是另外一番景观:风俗小吃、民俗歌舞、各种小摊将丽江的“特色”尽展无遗。
平遥历史的富庶带给它优秀结实的建筑,但保存下来的原因之一竟是因为穷。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缓慢,很少建设。“文革”时,虽有破四旧之举,但居民各藏私心保护自家院落,用黄泥把房屋上的木雕、砖雕封糊起来。70年代末,像很多城市要发展经济一样,平遥也有了一个总体规划,要在城内开拓几条大马路,城墙上要相应挖开8个大豁口,城中心的房屋拆掉,建一个环形路口。城墙东边已经扒开了一个口子,从西门起拆毁了180多米路边的沿街民宅,后来因为拆迁量过大,资金没有着落而停下,这才使平遥成为一座完整的古城孤品。1981年,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看到这个规划时吓了一跳,后来受山西省委的委托,他重新编制了规划,宗旨是把平遥作为古城来保护,而不是建设。
也许这就是历史吧,穷曾经保住了平遥。现在水泥电线杆拆改,明排水改为地下排水系统,修葺破损的城墙等建设性保护都要靠钱了。
为了筹钱,1999年平遥文物局分出一个旅游局,专门打理设计旅游业。之后成立了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把包括有庙宇、票号、镖局、古民居的17个景点拍卖后纳入股份制公司经营,公司实行承包制。开始时这些景点是分别售票,每个景点票价不等,这样在相互竞争中就冒出了很多黑导游。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