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困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是困境还是希望(2/2)
    相较城市而言,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是落后的,家境的相对困难,使多少学生无缘知识的殿堂,或者是中途被迫无奈离开自己所向往的地方。信息滞后,文化水平不高都是导致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看,农民最直观地认为,改变自身未来只有通过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确实,从一个个个体来看,农村一家一户的愚昧、贫穷、痛苦,都是源于自身知识的落后,而这堆积起来,就导致了整个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农村经济的不发达又更加拉开了城乡间的差距,这些连锁的关系都将对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大力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村的发展再一次被人们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可以改变农村面貌的直接方式,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成为了备受大家关注的议案。

    其实,最近十几年来,党中央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并采取了多项有利举措改变窘境。“希望工程”,这项由共青团中央领导,由中国青基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社会公益事业就是其中最为浩大的教育辅助工程。“希望工程”的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助学基金,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的学生。不难发现,“希望工程”是项浩大的工程,但实际的救助落实到基层,面对中国近两亿需要帮助的文盲时,它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极其有限了。据统计,全世界每4个文盲中,就有一名中国人。显然,仅仅靠“希望工程”来给教育输血,只能是杯水车薪,不可能改变我们所面对的残酷局面。同时,“希望工程”只是社会自觉地对教育的一些支持,而这些支持也只能帮助一些典型人群,从根本上,还是无法彻底担负中国教育的重任。在关注农村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大的注意力都投向了贫困孩子的身上。但农村教育的伟大精神,对教育的直接支持,却来源于学校和老师。这些乡村圣徒们,他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不过,一旦回到实际中,落实到资金问题上时,学校与老师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农民与教师面对贫困农村迫切的教育需求感到了辛酸,身心都流露出对教育投入的深情呼唤。农村经济的落后,造成教育的滞后,这是一个因果的关系,花力气抓经济,又会影响教育投入,而教育的落后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增长。在制约和反制约中,不知不觉地使农村整体发展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面对经济与教育的两难,提出了“教育先行”的倡议,期望可以让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若从领导阶层来看,落实到实处就着实不易了。试问,有多少领导有那样大的魄力,愿意将摆在面前、好出成绩的经济缓一缓,却将资金投入到教育这一不能立竿见影出成效的无形的事情上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