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四五岁的爱因斯坦,因父亲的一个罗盘而深受启迪,萌发了探求大自然奥秘,求知识、求真理的热情。但是他面对的却是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往往是毫无价值的……这种追求的残酷又是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的……而学校教育正是做这样的掩饰。在爱因斯坦于德国中学接受教育的六年,他面对的是处处受权威的指导、依赖训练和追求名利的教育。在大学,他面对的是“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
而今,中国的教育呢?中国的孩子面临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