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忠于美国(1)
虽然美国课堂上不设专门的政治课,因为他们认为那样的课程是以说教为中心,是空泛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重视孩子的政治教育。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美国的政治教育是以一种细雨润物的方式进行,而有别于中国的风声雨点一起下的方式,他们是在学校的文学、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中,以及家庭和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结合实际,潜移默化地完成的。
尽管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是,美国人对孩子政治意识的培养总是含夯清的,因此美国人对孩子的政治教踊论是在学校里、社会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始终是在紧抓不放地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他们认为“关心政治”也需要从儿童抓起。因为一个不关心政治的民族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盛的民族的。在美国孩子中,有一个口号是经常挂在他们嘴上的,那就是:“永远忠于美国!”
清晨,在茫茫的雾色中,人们常常看到,在草坪上,一排排的孩子们围着旗杆,把右手放在胸前,在国歌中,目送国旗冉冉升起,然后,集体庄严宣誓:“我向国旗宣誓,永远忠诚于国旗,忠诚于它所代表的美国。在上帝之下,美利坚不可分割,不可离析,自由与公正属于每一个人。”
在美国,孩子们进行任何一项集体活动前,都要全体起立奏国歌。当国歌声响起的时候,不论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立即停止一切打闹嬉戏,肃然起敬。有位美国青年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小时候是学校乐队的成员,我们每一次奏国歌气氛都十分庄严。每当我听到国歌的音符,都感到心里在激荡。我们都以自己是美国人而深感自豪!”
在波士顿,有一所50年历史的男校,用集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正式的训练,让孩子们明白自己是属于集体的、国家的,而做为其中一员必须忠实于它们。这所学校校风振奋,纪律严明,不容许学生组织小团体、宗教组织或种族团伙。在美国,有关美国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一方面是通过正式的课程,如公民课、历史课等,向学生进行灌输和专门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内的各种活动,如班会、庆典仪式以及城市的公共建症纪念碑等,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神话”和民族、国家象征,培养学生成为献身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的爱国公民。
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美国的合格公民,在美国宪法和相关的法规中都有详细的诠释:“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与正义”等是它核心的价值素质。美国有关合格公民的具体标准在中小学的“公民学课”的目标中可以略见一斑,美国的“公民学课”的具体目标包括:熟悉“民主社会”的有关准则,如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任何人(包括总统)和任何组织(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宪法;学会自律,不仅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也做自己不愿做但社会要求自己做的正当的事情;恪守信用,诚实,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敢说真话,即使说真话损害了自己,也在所不惜;实现最佳自我,敢于抵制群体的不正当压力,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当之事,即使孤立无援亦是如此;利己但不损人,用恰当的手法追求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实现,同时,尊重他人的各种权利;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获取胜利是最重要的,但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人际交往中,对人恭谦有礼貌,包括有礼貌地听人讲话;尊重而不歧视他人,包括不歧视任何年龄、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就像尊重自己一样;知道任何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自己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他人甚至社会,并懂得其中的道理;成熟、大度,能够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包括尊重学校、企业、政府的财产权及每一个人的财产权;遵守法律,除非法律与宗教信仰或与普遍公认的道德准则相矛盾。如果在后一种情况下不服从,也应采取非暴力手段,还必须接受法律规定的各种处罚;尊重民主社会的各种自由;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各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嗜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