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然相反的评价
看着面前赴美读高中的女儿寄来的美国各科老师的评语,一位中国父亲不禁大跌眼镜:这真的是自己的女儿吗?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猾”,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位美国老师,甚至在推荐女儿上大学的信中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他。
而仅仅在4个月前,自己送走的那个女儿,却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对着父亲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刚去美国不久,女儿那边就有好消息不断传来,“突破”先从语言开始,女儿首次得了满分!女儿说,一次英语课,有别的老师进来找她们的老师,她们老师正忙着,那个老师就跟女儿聊了两句,她们老师过来以后说“她刚从中国来”。那个老师说“我知道”。她们老师又说“刚来,英语就已经得100了”。那个老师感叹:“耶稣呀!”这声惊叹让女儿心花怒放。
很快,她的化学又开始频频获满分。女儿在来信中写道:今天化学考试又得了100。老师判完了卷子以后,拿给别的老师看,然后说:“班里没别人这样,这都能当标准答卷了。”正好有别的班的人来问问题,他就跟那人说:“问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女儿的每次邮件,都要写几句老师对她的评价。让这位父亲惊奇的是,这些评价无一例外是赞扬,而且往往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等等,女儿说“我都不好意思了”。
这些赞扬有点像兴奋剂,不知为什么,女儿开始自信得让这位父亲感到陌生,一些他原来并未发现的特质似乎开始呈现。让他觉得自己都不大有把握有资格“指导”她了。
果然,3个月过去后,女儿也没和他商量,就干脆地告诉他“准备今年就申请大学”,她甚至已经试着考了一次“托福”。这位父亲愣了一会儿,觉得女儿有点好高骛远,“托福”能考个四五百分就了不起了,她什么时候见过这个世面呀!
不久,成绩出来了,真是让这位父亲大吃一惊,她竟考了600多分。这个成绩申请美国的大学绝对绰绰有余。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