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就是最好的(2)
彼得的父亲去买饮料,回来的时候发现妻子的脸色不大对,往场上一看,彼得并不在选出的5个射手之内。
彼得父亲的心“腾”地一下要冒出火来!凭什么不让彼得射点球呢?论进球,他进最多,进第二多的,还不到他的一半!论脚法,只有他懂什么内侧、外侧、正脚背的!论射点球的练习,他的进球率最高……
妻子轻轻握握他的手,轻声地说:“彼得进了那么多球,也该让那些辛辛苦苦打了几个月的孩子进进球啦……”
彼得的父亲一看,场上的5个人,有3个进过球,没进球的两个球员是教练和助理教练的儿子。
教练的儿子就是那个用左脚踢球的孩子,脚法不错,只是大多数时间打后卫“清道夫”的位置,因此,攻城拔寨的机会不多。但射点球的把握很大,值得上。至于助理教练的儿子,总是打前卫的位置,跑上跑下,前突后堵,责任心很强,功劳不小,但脚法太臭,用脚尖捅得球乱飞。怎么会选上他呢?难道这也“走后门”啊!
彼得的父亲转念又一想,既然是“玩”球,胜负心就不要太重!教练都不急,自己又有什么好急的呢?再说,自己的儿子已经进了个球,也够啦!这样一想就释然了。
但一想,又不对了。如果说让没进过球的孩子也过过进球瘾,就5个都应该是没进过球的孩子呀!怎么有3个进过球的孩子也在场上?其实,教练心里还是想赢球!但想赢球,派彼得上,不是更有把握吗?这样一想,又想不通了。
望望场边的儿子,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场上已开始罚点球。每射一个,场内、场外有人欢呼,有人叹惜;忽而石破天惊,忽而鸦雀无声。最后是3:2,彼得的队赢了!彼得和欢天喜地的孩子们一起滚在雪地上……
回家的路上,彼得的妈妈问:“为什么教练没有让你上去踢点球?”
彼得说:“我没要求射点球,教练也就没安排我上……”
“是吗?”
彼得点点头:“嗯。”
不用问,父亲也知道儿子为什么没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第一是认为自己进球最多,点球射得最好,不用自己去瞎起哄,教练也会让自己上场的。第二是自己没有要求罚点球,最后无论比赛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不会怪自己。
然后,大家都没说什么话。晚上的庆功宴在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比萨店举行。
助理教练走过来打招呼:“彼得是个很好的孩子!不但球踢得好,学习也好。我的孩子上私立学校,但太远了,很不方便。那天我到公立学校去看看,考虑是不是转过去。结果,我看见彼得,他在scope这个特殊的教育计划里学习,那是专门为有天赋的孩子设立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