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残梦-美利坚霸权主义的终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2.鹰的视力障碍 (3)
    2.鹰的视力障碍 (3)

    ·“一帮喜欢轰炸、喜欢帝国的重量级知识分子”

    思想是行动的源头。最近的一项民意测验说,在伊拉克战争之后,60%以上的美国人都支持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在美国民众中,有着广泛的帝国扩张的思想基础,其思想的圣经是一种叫“新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

    新保守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学术界、舆论界与政坛上影响日益增强,其思想先驱为20世纪50—70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政治学讲座教授的列奥·施特劳斯。施特劳斯被誉为是“使古典政治哲学再生”的大师,其著作《自然权利和历史》,几乎是单枪匹马地颠覆了几百年以来的“自由主义”,构成了“新保守主义”的精神内核。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施特劳斯研究了曾经在欧洲盛行的霍布斯、马基雅维利、柏拉图、苏格拉底等先哲的古典政治哲学,构建了一个对西方思想史的全新解释。该书认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核心是要寻求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内容并非因人而异。在施特劳斯看来,这样一种追求是伟大的传统,但近代以来逐步被“自由主义”破坏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之争不再是多元文化之争,而是高尚与卑鄙、美好与丑恶、文明与野蛮之间的斗争。

    施特劳斯的学生——20世纪80年代美国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艾伦·布鲁姆说:“当我们美国人认真谈论起政治时,我们认为我们的自由、平等原则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其他原则是合乎理性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制度以外的任何政体一概没有理论依据。”“如果说哲人的政治理想曾经变成过现实,那就是美国了,而美国几乎是一帆风顺地达到了这一目标。”“通过对人的自然权利的认识和接受,人们找到了统一与一致的基本点。沐浴在自然权利的阳光下,阶级、种族、宗教、国籍,甚至文化都已消逝,或许可以说,它们减弱了,这给人们带来的是共同利益。”

    在这个“新保守主义”思想的根基上,生长出来的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认为:以财产私有制为根本、人权为有机组成部分的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制度发展的最终形式,放之四海而皆准,而美国的制度是这一制度的完美体现,甚至有人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经过神恩钦准的社会形态。“新保守主义”在哲学上只承认统一性,否认差异性;在政治上忽视乃至无视因不同历史文化传统所形成的民族或国家的独特性及其存在的理由。同时,他们认为美国是西方文明自古希腊以来的正宗传人,美国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价值。

    “新保守主义”认为,美国就是理想的普遍价值体系的化身,是民主政治的典范。因此,美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奉行的是普遍主义原则。他们鼓吹美国式政治理论与文化的霸权或垄断地位,认为美国是世界的领袖,肩负着全球推行民主和人权的政治使命。他们甚至主张美国应该不惜采取政治乃至军事行动,为全人类立言,在美国的统治下,推行美国式民主制度是一场全球性的道德圣战。

    “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外交上表现为一种激进的道德帝国主义。前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曾说:“美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就是推行‘普遍性的启蒙理想’。”有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应该采取“一种以国力和道德自信为后盾的外交政策”,应该成为全球组织的总指挥。亨利·基辛格也曾以傲慢的口气说:“全球化是美国统治的另外一种说法。”“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文明至上论,也被美国人用来作为美国建立全球帝国的理论依据。

    新现实主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