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救赎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朋克时代——摇滚乐的经典(1)(2/2)

    70年代初,来自波士顿的jonathan richman(乔纳森·里奇曼)和modern lover(现代情人)充当了美国朋克助产士这一角色。他们在其短暂的摇滚生涯中虽然未出一张专辑,但他们还是应该得到后人的敬意,他们将年轻一代的真实感受融入了简朴的摇滚乐形式,为70年代中期的美国朋克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不过,真正为美国朋克签发出生证的还是ne heads(头部特写)、blondie(金发女郎)、television(电视)和the heartbreakers(伤心人)都曾在这里驻唱。这个时期正是摇滚乐青黄不接的时候,那些温和抒情的摇滚乐被称作狗屎,aerosmith(阿罗史密斯)、kiss(吻)的重摇滚也未能满足年轻一代躁动不安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纽约朋克冲出重围,暂时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

    同信仰“爱与和平”的老嬉皮相比,朋克摇滚显然更加适合当时“物质极大丰富,思想极大匮乏”的美国二战后出生的一代的空虚心理。他们露骨的反主流思维,在试图否定一切“权廷被美化的虚伪、约定俗成”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时尚。首当其冲被否定的就是主流摇滚,朋克们认为用华丽包装、炫技和假大空的社会责任感这些表面文章来哗众取宠的主流摇滚是不折不扣的垃圾,所以在演奏技巧和音乐思想上,朋克倾向于简单实用、爆发力、速度和更为一针见血的生活、生存的态度。后来以称伊丽莎白女王“不是个东西”而一举窜红的the sex pistols在音乐上不过是neht ”这些摇滚的经典歌曲。13th floor elevators、al green在朋克中间也享有崇高的威望,这看上去有点奇怪,但商业规律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演出中加点讨好大众的“破烂玩意儿”,生存的重压也一直威胁着他们,尤其是一些没有丝毫名气的朋克乐队。朋克们开始形成各自的特色,但风格的分歧并未改变美国朋克“改变摇滚乐,重建摇滚乐”的初衷,虽然朋克运动最终并未使摇滚乐彻底改头换面,但至少朋克文化为日后的许多新摇滚风格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并继续汇入摇滚乐的发展,成为摇滚文化最重要的思想精髓之一。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