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男子汉还要有胆有识的杰出女性(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卷入二战,中国与美国结成同盟,反抗法西斯侵略暴行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尽管美国在军事、经济等方面为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军的抵抗提供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援助,但却依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美、英在“先欧后亚”战略的指导下,未能对中国战场赋予足够的重视。在5年半的抵抗日军的日子里,整个中国遭到惨重的损失,国民政府的经济状况恶化。尤其是滇缅公路——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被切断后,中国的抗战变得更加困难。
而在盟军内部举行的多次首脑高级会议上,蒋介石都被排除在外,中国也未能参加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军火分配委员会。盟国这种对忽视中国战场的态度令蒋介石十分不满,无形中加深了与美国派驻中国的军事代表史迪威之间的矛盾。
为了缓和中美之间的这种矛盾,1942年秋天,罗斯福总统派威尔基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对中国进行访问。与蒋介石、宋美龄的多次会谈中,威尔基强调,美国朝野上下对中国抗战的艰难、所获援助太少、牺牲的巨大知之甚少,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贡献更是缺乏明确的认识。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下,要转变政府目前的对华政策,必须设法影响并且引导美国的公众舆论,为此,他把英国为争取援助在美国进行的宣传与中国进行比较,显然,中国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主张派人访美:
我是多么坚决地相信,让我的同胞了解亚洲的问题和亚洲人民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必须从这个地区派出一个有智慧、有口才和有道义力量的人来进行帮助……
而宋美龄则是他眼中“十全十美的大使”的最佳人选。
为什么会是宋美龄而不是其他人?她是如何在美国人心目中成长到如此地位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