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大战和神州易手(12)
另一个极大隐患,是来自关外的世敌——清八旗军。如果他们一旦介入,对山海关进行前后夹攻,那将是个一面倒的灾难性局面。
四月六日,李自成接到使者被杀的消息,开始对吴三桂问题重视起来。
四月十一日,因刘宗敏等人耽于声色,以诸般借口推脱不愿出征,李自成决定亲自出征吴三桂。同时吴三桂与他还在继续谈判,所以他再次派出使者去了山海关。
但是,为消除他出师之后北京可能动荡之隐患,大顺军在西华门外,将已经归顺并交出家产的原明朝大学士陈演、定国公徐允贞、博平侯郭朋振、新建伯王光通、平江伯陈治、清平伯吴遵同、永宁伯张锡等六十多位明朝高级官吏斩首。此举可以看出,大顺军领导集团并不真正具备统治天下的政治素质。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携吴襄、明太子等,率领十万余大军出京,留牛金星、李牟等人留守。
面对大顺军倾巢而出的局面,此刻吴三桂面前的路有两条:
一、率领五万部下与李自成血战到底,为已经消亡的大明壮烈殉国。不过他此前已经归降过了大顺,所以现在即使死了也只是为报私仇而死,恐怕在史书上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光彩形象。
二、再次归顺李自成,唾面自干,看着刘宗敏等辈“挟沅日事酣宴”,仰仗大顺权贵们的鼻息苟活下去。
当然,如果吴三桂真的又一次归顺了李自成,恐怕马上就要和前来攻打北京的多尔衮来上一场龙争虎斗。这样的话,基本可以肯定必然有些人会说他牺牲小我顾全了民族大义,进而得到一些诸如不计个人得失、忍辱负重、顺应潮流等等评语,譬如我记得有位徐姓教授就一直在说尚可喜的降清是与时俱进,因此不是汉奸。
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一千八百年前喝断长坂坡的燕人张飞张翼德,对当时一个名叫秦宜禄的人同样行为,作出了他的个人评价:“人取汝妻,而为之长,乃蚩蚩若是邪!”随后问了对方一句“随我走乎”?
不走?
张飞张大爷抡起了丈八蛇矛,将其一矛撅死了事。
擅长画美人又武勇绝伦的张翼德,此间对待秦宜禄的口气和态度,可说轻蔑已极。《三国志》裴注记曰,秦宜禄系曹操养子秦朗生父: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