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1)
第十五章 来自民间的二世君,父子两人都是太上皇(1)
——南宋孝宗赵昚
在所有二代皇帝当中,南宋王朝的赵昚,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他是南宋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他一反宋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虽然他推动的北伐最终失败,但在他当政时的南宋,依然是南宋历代中最强盛的时期。
赵昚身上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在二世祖中是比较少见的。要解释清楚这种精神的来由,我们还要从南宋孝宗赵昚的身世谈起。
一、把皇位传给他人之子,第一代“董事长”究竟为何这样做?
1133年,在南宋都城临安皇宫内,一场奇怪的考试正在进行。考试内容非常简单,主考的一方是当时的皇帝宋高宗赵构,而被试的一方则是一胖一瘦两个小男孩。这场考试的内容很特殊,是考察这两个小男孩对一只偶然路过的猫的反应。严格地说,这只猫也是皇帝预先准备好,此时叫人偷偷放出来的。当时宋高宗赵构正在进行一个重要抉择,他要从这一胖一瘦两个小男孩中选出一个人,将来接他的皇位。然而比这场考试更奇特的是,这两个备选的小男孩与赵构都不是父子关系。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感到非常奇怪:在最讲究父位子继的时代,这位宋高宗为什么会选择别人的儿子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呢?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分析起来,至少有以下三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