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逆取逆守,不孝不友,六亲不认,死因不明(3)(2/2)
六亲不认!
孝友是做人的根本。孝是指对父母的爱;友是指兄弟姊妹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友,认为孝友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不孝、不友与动物无异。马希声就是这样的动物,而且还非常凶猛:
930年11月,称雄一方的马殷病死于长沙(古潭州)。
按照礼节,父死,儿子要为其服孝三年,至少民间是如此。君王们因为身系一国的安危,不能停止视事达三年之久,但是按照常规至少也应该在父母死后到出殡之前的这段时间尽点人子之孝,比如,独处、服斩衰等。
在这些礼节中,最重要的是忌食和茹素。《新唐书?礼乐志》上说:“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意思是说无论死的是父母,还是未出五服的本家、亲戚,与他们有家族或亲属关系的人都要忌食一段时间(少则两顿饭,多则三天),然后茹素(吃斋),保住一条性命,最后,才慢慢地进食。
在服丧期间,要为死者立神主,并设一名护丧,一名司书,一名司货,还要备好丧葬用品。然后,要用白布设灵堂,中设裘床,将死者放在床上,头朝南方。众人伏地而哭,要有专人给死者洗头擦身,剪指甲,完毕,将死者放在裘床之上,换上袭衣。这时,死者的长子要率众致哀,要用小匙舀米放于死者口中,如是者三次。然后,再指定专门的人为死者加幅巾,塞耳、合眼、穿鞋及整衣,结好大带,并把死者的双手合放胸前。再然后是小殓——于次日凌晨将死者迁到尸床上,用绢垫头,缠紧其双腿,裹上两层被子。这时,长子要抚尸大恸。接着是大殓——第三天黎明,要陈好大殓的衣衾,将灵座抬到旁边,在棺材抬到灵堂中间,在棺中铺好被子。设大殓床,在死者移到床上,盖好被子,外面再扎上五道绳子。移尸入棺,诸子大哭尽哀,最后才盖棺焚香。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