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儿好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二章 有过“海外挂职”经历的二代(7)(2/2)

    “没错。记得高祖皇帝说您最喜欢‘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这句老聃名言,并将它改为‘高者拜之,下者骄之’,我没说错吧?”

    田敏的话还没说完,高从诲的脸“腾”地就红了。这不是明摆着埋汰他吗?他连《论语》都没读过,又什么时候读过老庄了?更可气的是自己虽然见有权势者就拜,可从来没有人以这种形式“表扬”过他啊!不行,不能饶了他!思及于此,高从诲高声喝令:“来啊,取大杯来,田先生没喝醉就说醉话,罚他三大杯!”

    见事情要弄僵,高从诲的智囊忙命人去找高保勖。高从诲发火找高保勖干什么?这里还得交代几句。

    原来,这高保勖,字省躬,是高从诲最小的儿子,自幼聪颖,因而深得高从诲的喜爱。据史料记载,每逢高从诲发火之时,别人避之唯恐不及,唯有保勖一到,就万事全无了。一来二去,传神了,南平国士民百姓中暗地里给高保勖取了个绰号叫“万事休”。

    这“万事休”高保勖果然是神力超凡,匆匆赶来之后,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将一场干戈化成了玉帛。

    此件事情过后,高保勖的绰号叫得更响了。这时,有一班爱在名字忌讳上做文章的江湖术士们却在私下里犯起了嘀咕:“万事休”倘若单指“什么事都没有”还倒好,但若包含“什么事情都无法挽回了”又该怎么办呢?

    想是这么想,可谁也没敢说出来。

    乾祐元年(948年)十月,“海归”高从诲病死于湖北江陵。

    15年以后,他与他的老父苦苦经营的南平亡于高保勖的手中。

    “万事休”的不幸预言果然应验了。

    是命运的安排?还是高氏子孙果然不争气呢?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