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儿好汉?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二章 有过“海外挂职”经历的二代(1)(2/2)
    不惜自比为女人的“二代”

    高从诲,字遵圣。他是南平王国创始人高季兴的长子,在五代十国的统治者中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人物。他曾经当过“海归”,有过“海外挂职”经历。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海归”是指“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人员”,英文为“repatriating students”。1999年在凤凰卫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上,当时主持人采访王辉耀时提起了“海归”这个词,说“海归”就是海外归来的意思。2002年,在人民网总结“五年成就‘100词’”专栏中,“海归”一词已有了一种全面的解释。人民网这样为“海归”释义:“海归是相对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的,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

    “海归”一词日益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词汇。当然,这些都只是“海归”一词的当代用法,其实,在中国古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有“海归”的,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蔡文姬。作为一个神童,蔡文姬很小就显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12岁时,书法已得乃父蔡邕真传,既稳重端庄,又飘逸顿挫。14岁时,她的文学才华已光耀一方,诗书礼乐无不通晓。16岁时出嫁,不料未到一年,夫君便咯血而死。回娘家孀居了几年,父亲死于狱中,她被匈奴掠去,成为匈奴左贤王的王妃,还生了两个儿子。其后被曹操用“白璧一双,黄金千两”赎回。回国后她在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中,一唱三叹写下了《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成为中国最杰出的诗歌之一。

    与蔡文姬不同,高从诲并非被人掳走,更没有被别人霸占为妻——用贾宝玉的话说,他并非“水做的骨肉”,而是“泥做的骨肉”——想给别人生孩子也没那个本事。但高从诲又比蔡文姬幸运,因为他在“海外”期间,其父还在,而且还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与蔡文姬命运相同的是,尽管其父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他也不得不漂泊“海外”,因为他到“海外”不是去留学,而是去当“质子”。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