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中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高人类福祉之国(6)
    第五章 高人类福祉之国(6)

    差值70706050

    人口预期寿命77378801813

    美国人口健康预期寿命69370731753

    差值80807060

    人口预期寿命62503113

    美中差距

    人口健康预期寿命52402103

    计算数据来源:2002年和2007年数据根据/unpd/。

    我国健康之国战略可以分三步走:2015年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见表5—6)

    提供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核心内容是要实现党的报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党的报告强调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要建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框架体系。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617%提高到2020年的90%以上,2030年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3亿多农村人口(中西部地区占80%)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的问题。饮水未达到安全标准是指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以及局部严重缺水的地区(参见马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517页,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05年的531%提高到2020年的80%以上,2030年达到90%以上。

    构建广泛可及的健康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信息系统;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城市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多元化的医疗服务市场,满足不同人群的卫生健康需求。农村人口获得初级卫生保健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全面覆盖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政府对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2000年世界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这一比重平均数为69%(参见undp:《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千年发展目标:消除人类贫困的全球公约》,103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建设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型社会。提出,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参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5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形成政府指导、社会承办、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体育网络和管理体制,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全民健身辅导站,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体育人口比例,提倡“人人体育锻炼,日日体育锻炼”,使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更加科学化、普及化、生活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达到65亿人,婴儿死亡率降至4‰以下,农村孕妇死亡率降低至10/10万(见表5—6),控制艾滋病发病率和其他传染病。

    表5—6中国主要健康发展指标(2008—2030)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