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国家、国际和世界:三种政治(3)
摩根索断言:“国际政治和一切政治一样,是追逐权力的斗争”[美]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7版,5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他还发现,追逐权力和利益的这种唯利是图人性从来没有变化过,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政治都无法超越可悲的人性规律。现实主义政治理论虽然比较片面,但它有着更为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这有助于消除伪善所导致的自欺欺人。人性虽然可悲,但并非不存在合理的政治对策,这才是政治理论一直试图发现的。在政治的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可以看出,与国家政治的成就相比,国际政治就比较简陋,明显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以至于马丁?怀特觉得国际理论过于贫乏而只不过是国家政治理论的附属部分参见马丁?怀特:《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见詹姆斯?德?代元:《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这一怀特问题听起来有些矫情,其真实意思可能是说,为什么国际理论都不管用?
在主权国家体系中,国际政治最主要的原则是:(1)尽量以外交手段化解冲突,以谈判方式完成权力分配、利益交换或让步以及势力范围划分等国家利益或国家安全问题;(2)尽量制造并且维持国家间的势力均衡,以此最大程度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两个原则所构成的国际政治框架虽非完全不管用,但确实很不够用,它们在能力上不足以解决国际冲突问题。这意味着国际政治远不及国家政治那么成熟,即使与古代的国家政治相比,现代国际政治也是很不成熟的。国际政治为什么难以成熟?其中必有隐情。
从表面上看,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似乎都利用了权力均衡原理,可是在国际政治中,权力均衡原理却似乎力不从心,问题就出在这两种政治的条件不同。国家内部的权力均衡主要表现为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权力分立的互相制衡(例如常见的三权分立模式),但在国际政治中,博弈各方的权力是同性质的,并非不同权力之间的制衡,而是同种权力之间的竞争,这一致命的区别正是权力均衡原理在国际政治中效力比较低的原因。很显然,在同类权力之间缺乏互相依赖又互相制约的条件,因此,同类权力在追求均衡时往往效果适得其反,比如反而使竞争升级。即使暂时形成某种均衡,也只是加剧紧张,使敌意变得更深刻。在同类权力之间制造力量均衡虽是可能的,但力量均衡不可能使敌对局面好转,这是同类权力的博弈注定的命运。既然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就像是没有裁判的游戏,每个国家都必然同样不择手段地追求国家安全,因此不可能避免囚徒困境。事实上,势力均衡有可能是更危险的状态,两次世界大战前的格局正是多国势力十分均衡的状态,而冷战时期的两极均衡得以化险为夷却是因为存在使人不敢犯险的核威胁。传说中的均势蕴含和平,实为缺乏可信根据的想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