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世界研究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节 政治的伦理学转向(1)(2/2)

    儒家尤重礼仪,特别是它的伦理意义和规训功能。仪礼符号系统定义了分属各种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形式,规定了不同人在不同场合必须遵守的规范。如果礼成为通行的社会规范,它的分类和甄别规则就会像语言的词汇和句法一样控制着心灵,当人们习惯了符号系统所定义的各种生活空间以及“正确的”行为方式,就身不由己地被这些符号所左右,心灵就被训导为一定格式,就不再想“逾矩”了。一个人无法反对作为社会通用规范的礼,因为权威化规范化程序化了的礼已经变成了每个人所唯一习惯的和唯一知道的行为方式,人们不会以别的方式行事,也想不到别的事情。这就像只学过一种语言就不会说别的语言一样,假如礼是人所唯一学会的行为方式,它就不可能成为被反思、批判和反对的对象。由此可以理解孔子强调习礼的深刻用心。习礼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规训心灵,规训心灵就把人做成一定模式,使心灵只有如此这般的价值观因而只会做如此这般的事情。礼的规训意义类似于意识形态的作用,但比意识形态高明。意识形态试图以洗脑的方式使人们弱智到没有任何背叛的想法和理由,而礼教虽然洗脑,但更重视“洗身”,不仅管理心灵,而且管理身体,它把生活和行为细节规范化,使人不能随便使用自己的身体,这会使人变得无能,不仅失去背叛的想法,甚至失去背叛的能力。儒家意识到礼教的巨大能量,因此把伦理看成政治之本,由此形成中国政治的伦理学转向。

    就治理的长期效率而言,以礼治人治国,可能是最有效率的方式,胜过法治和宗教统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儒家政治是极其高明的治理。但儒家政治有两个致命问题:(1)礼教所定义的生活非常无聊无趣,它取消了生活的创造性和丰富性,取消了和奇迹,鼓励了伪善、繁文缛节和废话。礼教虽有惊人的统治效率,却无生活意义,因此,礼教或许不会毁于政治本身,却可能毁于无法忍受的生活。(2)假如社会和生活不需要发展进步,那么礼教政治就是最有效的统治,但是礼教社会缺乏竞争力,无力抵抗强悍的或者技术更发达的外部挑战。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谁说进步是必要的或是更好的?的确没有理由证明所谓的“发展”等于好,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西方鼓吹的进步发展很可能是一条毁灭之路。但无论如何,无力抵抗外部挑战的政治是失败的政治,不仅是事实上的失败,而且是理论上的失败。如果一种政治没有把最坏可能性考虑在内,就是一种思想不全的政治。儒家政治虽然高明但不够深刻,尤其没有理解周政治的深刻意义。周的天下理论暗含着一个深刻的政治考虑:政治安全需要世界的同步性,无论是保守的同步性还是发展的同步性。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