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是生产过剩、债务过度、资产泡沫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任何“自由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
历史事实就是这样。在大萧条爆发前夕,美国收入分配极端不公,基尼系数连创新高;财富高度集中,少数人占有大多数社会财富;中下层举债度日,消费者债务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弥漫社会的资产泡沫和金融泡沫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危机前夕,美国资本泡沫达到了“繁荣”的顶峰。最后,跌入低谷。
罗斯福的“药方”
从经济现象这个表象来看,罗斯福的“新政”还是开对了药方的。罗斯福的“新政”包罗万象,但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重建信心,二是改革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改革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调整财富和收入分配(均贫富),大幅度提高税收, 增加公共开支, 支持工会力量, 规定最低工资, 推动劳工立法, 推行社保基金体制,建立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年老、失业和有病的人提供基本保障。通过这些方式调整收入分配,为中下阶层编制一个基本的保障网络。政府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开支,钱从哪里来?主要是来自富有阶层。罗斯福在大幅度提高富有阶层税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中下层的税率。1936年,他将最高的收入累进税率提高到79%。这个税率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达到91%以上。肯尼迪将它降低到70%。里根时期降低到28%。克林顿时期上升到396%。小布什时期再降低到35%。罗斯福在“劫富济贫”方面是毫不手软的。他强制性地收购所有民间黄金,而拥有黄金的主要是富有阶层。在那些人将黄金换成美元以后,他果断让美元贬值大约50%。每谈及此,富有阶层到现在都不能原谅他。罗斯福在美国经济最为艰难的那一段时期用霹雳手段推动社会财富和收入的二次分配,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的。例如在中国就有人认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增加税收或提高工资,会起到收缩作用,会给企业带来许多困难,从而主张延缓这些措施。其实,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偏好低于中下层。只要有针对性地增税,有针对性地支出,提高最高累进税率,提高工资是可以起到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的作用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