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套马杆(3)
战场之上,劲头就是奔头,傅作义的这个突击队队长真是选对了人。
包头一战,由于安春山团是普通步兵团,只适应于一般野战,因此吃了很多亏。这次傅作义组建“掏心突击队”,是以安春山团为基础,再从其他部队中抽调精兵强将,然后大家集中起来进行特殊训练。
首先是模拟五原城内的环境,让突击队队员们练习夜战和巷战,以及怎样以少打多,怎样爆破,怎样防空。一般士兵掌握的,他们必须掌握,一般士兵不掌握的,他们也必须掌握。
其次是参照包头之战的经验教训,在演习中加入了突击受挫等环节,以提高突击队的应变能力。
在发起攻击行动之前,傅作义做足了保密工作,突击队所在区域,一律只许入,不许出。
训练和演习都要利用晨昏大雾或暗夜进行,白天不能集体行动。就算是一个人要出去,也必须披件老百姓的衣服,为的就是躲过日本飞机的侦察。
傅作义这边把全家老小都动员起来,那边的桑原却还大腿跷在二腿上,优哉游哉哩。
傅作义“套马杆”的落空让他甚为得意。原来傅某翻来覆去也不过那几招,就会诱我出城,要是我打死不出来,他还能如何?
这人脑子一发胀就会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举动。桑原认为一个联队放在五原都是多余的,其他地方不是需要人驻防吗,调过去吧,我这里不需要。
代替步炮混成联队的,是一支千人的日本警备队。
五原由老城和新城组成,桑原自率警备队守新城,德王的三个伪蒙师守旧城,王英的“绥西自治联军”则驻防五原外围。
桑原背着手转了一圈,颇为自得。
三足鼎立,还怕他谁来,不靠任何援军,我也同样守得住五原,而傅作义,你就在乡下待着吧,别再做回城的梦了。
3月20日深夜,正在做着好梦的特务机关机关长突然被枪声惊醒,有人向他报告:傅作义已经进城了!
突击队开始行动。
一系列步骤完全按照演习和训练的程序进行:先昼伏夜行,到达五原新城外壕,然后俘获在城外执勤的伪军(为什么干伪军的总是这么倒霉),在取得通行口令后,骗开城门,突入城内。
进城之后,安春山将突击队一分为八,并且很快就杀到了特务机关附近。
桑原这下可慌了神,急忙带人逃出了五原。
在激战过程中,突击队队长说到做到,始终冲在前面进行指挥,最后负了重伤。
在绥军战将中,安春山号称拼命三郎,每战必奋勇向前,因此升迁速度很快,超过了很多与他同级或高一级的军官,逐渐成为傅作义手下继“傅家二虎”之后的第三号猛人。
二虎扑食
傅家二虎现在在哪里?
老傅当然不会让他们闲着。
“动虎”孙兰峰担任攻城总指挥,“静虎”董其武则坐而打援,负责将敌援军阻于五原以北的乌加河。
傅作义问孙兰峰:有没有信心?
后者慨然答道:只要日军三天之内过不了乌加河,我保证将五原城里的小鬼子打得一个不剩。
董其武受了处分,正憋着一股劲,于是也毫不示弱:三天之内,我绝不让一兵一卒渡过乌加河!
突击队进城后,孙兰峰率大部队冲入,将城内包括日本警备队在内的日伪军歼灭大半,但是有两个据点始终都拿不下来。
3月21日,“驻蒙军”司令官冈部获报后,急派第二十六师团和骑兵集团赴援,骑兵跑得快,当天已陆续到达乌加河畔。
傅作义得知日军援兵已至,新城却还有两个据点攻不动,马上使出撒手锏,将炮兵调了上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