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套马杆(2)
不是说怕傅作义来攻,而是担心宁夏青海的马家军会突然杀过来,在参谋长看来,那帮骑马的回教徒,速度要多快有多快,一眨眼工夫就可能冲到城下,到时仅靠一个联队恐怕守不住城。
那怎么办呢?其他地方人也不够,不可能再留置更多人马了。
参谋长献计:留伪军啊,这些家伙进攻虽不得力,守守城池总还是可以的。
冈部认为这主意不错,随后调来王英的“绥西自治联军”和德王的三个伪蒙师加强防守。
五原的日伪军全部加起来,已经接近一万多人,冈部认为桑原应该无忧了:傅作义早已被我赶得不知踪影,你好好地在这里给我看着吧。
这句话说得可真够轻巧,轻轻巧巧地就要了桑原的小命。
冈部以为傅作义已经逃之夭夭,却没想到人家压根就没走,一直都在河套转悠,只是他看不见而已。
抠出来
获悉日军主力东撤后,傅作义马上卷土重来。
起初他想复制包头之战中的打法,将五原日军诱出城,然后予以伏击。
可惜“套马杆”只成功了一半,日军步炮混成联队出是出来了,却提前发现了伏兵,马脑袋一缩,老傅两手空空,什么都没能套着。
总结了一下,还是力量不够,就算伏击不成,正面猛击,又怎么能够让对方这么容易就溜之大吉?
傅作义下达紧急命令,把绥西战役期间藏到后方休整的部队全都调上来,准备再攻五原。
然而这时一封电令却让他犹豫起来。
2月25日,中国统帅部专电:由于傅作义在冬季攻势中表现突出,特晋升为第八战区代司令长官,可即刻到兰州上任。
去兰州,自然不能亲自指挥收复五原的战役,但如果不去,傅作义对能不能打赢五原之战实际上也没有确定把握。
有道是,纵然杀敌一千,也得自伤八百。从冬季攻势开始,绥军就蒙受了很大损失,且久战疲惫,战力回落,亟须休整。在五原城外,“套马杆”没能套着日军联队,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边是已在桌上放得端端正正的乌纱帽,另一边是很难预知最终结果的沙场搏杀,何去何从,似乎不难选择。
然而,在傅作义心里,还有另外一杆秤。
自己到兰州,不带绥军前行,等于光杆,一大家子都去了之后,给养补充就是一个大问题。
朱绍良不急,因为他原本就出自中央军,你不是人家的亲儿子,只能给一点是一点,饥一顿饱一顿地撑下去。
不靠政府靠地方吧,宁夏马家军不是好惹的,跟他抢饭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