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2·华北风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一章 从常胜到常败(1)(2/2)
    平原之上,无险可守,最利于发挥特种部队的优势,香月不仅在地面出动了大量重炮和坦克,天上还有航空兵独霸——中国在北方几无空军可用于助战。

    他使用的步兵也几乎是最强的:熊本第6师团和宇都宫第14师团。

    熊本师团不用说了,那是有名的野兽师团。宇都宫师团在松木担任师团长期间,曾第一个在哈尔滨附近追击马占山,此时的师团长是继板垣之后的第二位“中国通”出身的名将——土肥原贤二中将,在他出掌宇都宫师团后,该师团也被称为土肥原师团,是一个拥有很多坦克大炮的机械化师团。

    香月认为他的锤子已经够重够猛了,却始终砸不开刘峙所布置的正面防线。

    倒不是说刘峙的兵力有多强,事实上他用于涿县第一线防御的只有孙连仲第26路军和万福麟第53军。

    孙连仲还行,毕竟是老西北军的旁支,而万福麟属于东北军,还是东北军中打仗比较烂的,其军官很多连地图都不会看,师以上高级指挥官在交战后更只靠电话遥控,前面的情况两眼一抹黑,根本不了解,所谓指挥,大多数情况下也是瞎指挥。

    刘峙依赖的主要是工事。

    常胜不是偶然的,福气你不求它也不会自动上门。早在“七七事变”前,刘峙不仅在自己治理的河南省做到了“道路平,无苍蝇,无野狗”,而且未雨绸缪,积极备战,在北方平原督建了大量的国防工事。

    长城抗战时,徐庭瑶对日军的特种部队特别是坦克部队了解还不深刻,所以临时修建的工事终有缺陷,防住大炮却防不住坦克。有了长城抗战的教训,刘峙对工事进行改进,特地增加了防坦克壕。

    你有铁甲马,我有绊马坑,冀中平原上遍布的防坦克壕,令香月也无可奈何,土肥原有那么多坦克,然而大多数时间里只能摆着看看。

    难以突破,就要寻找薄弱处,而薄弱处往往就在对手两路防区的结合部,所谓的“两不管地区”。

    此时的中国守军,刘峙守平汉线,宋哲元守津浦线,在平汉和津浦线中间的地方,最难分清责任,刘峙可以说是宋哲元的防区,宋哲元也可以说是刘峙的防区。

    香月命令土肥原朝此处出击。

    在日本国内,香月以研究步兵战术而闻名,但他的对手也是个战术专家,后者对自己哪里最薄弱同样十分清楚,所以土肥原出击后很快发现,刘峙早有防备,那里已经有人在等他了!

    不光有人,在土肥原前面还挡着一条永定河,要冲过去得徒涉河水,难度太大了。

    这个结果似乎有些让人泄气,但在侦察之后,土肥原大喜过望——他听到了守军车辆开走的声音。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