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名将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少将谢胜坤(大结局)
    少将谢胜坤(大结局)

    “粮草官”谢胜坤

    (1911——2005)

    2000年8月,余至河南鸡公山疗养。晨起散步,于北山见一长者,平头,小眼,矮短身材,正伸一腿跨廊杆,前胸紧靠小腿,脚尖几于肩平。问尊名大姓?高寿几何?朗声应答:“谢胜坤,九十初度。”

    谢胜坤将军,江西万载县人。13岁曾患一场大病,吐血。家人遍求名医,仍吐血不止。一日,一位远房叔伯来访,见将军瘦骨嶙峋,问其因,父母含泪答之。叔伯曰:“不必担忧,此病可治,愿试之。”遂抱将军趴在一青石板上,于后背推拿,迫其将病血吐净,约半痰盂。尔后猎一只野兔,剥皮毛,去五脏,以微火炖一日,嘱将军全食之。半月后,果真康复如初。将军忆此曰:“偏方治大病。”(1)

    抗日战争时期,谢胜坤将军任八路军兵站部第二科科长,负责部队的财物供应。因患严重胃病,难以坚持工作。时任兵站部长的杨立三向报告要求换人,指示曰:“人不能换,病要治好。”遂派加拿大医生马海德(毛的保健医生)为谢治疗,一月后即痊愈。人问将军:“洋人用何灵丹妙药?”将军曰:“保密。”继以手拊其耳曰:“每日晨起喝一杯盐开水。”(2)

    谢胜坤将军曾患严重心脏病,三次报病危,均大难不死。近年检查,病灶全无。将军自言为“五指运动法”之功效,即每天晨起和晚间散步,五指自行运动,先伸直五指,由拇指开始,成直角下压,略痛止,而后再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循环反复多次。将军告余:“十指连心,古代所谓心是泛指。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大拇指管耳朵,食指管神经,中指管心脏,无名指管血管,小指管眼睛。”不知何以得之,亦不知可合医理否?(3)

    谢胜坤晚年喜写字画画。可伏案半日挥毫,握笔如孩童描红,天真专注,一丝不苟。人问:“写啥?画啥?”答:“不晓得。”盖将军写字画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以灵活五指,锻炼身体为目的也。

    谢胜坤将军谓健身要诀:“人体是药库,运动是良医,身体健康全靠自己救自己。”

    1930年12月30日,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期间,谢胜坤将军所在连队召开士兵委员会大会,将军以百分之百票数当选为司务长。其时将军任排长,不想做后勤工作,向师政委彭雪枫请示改行,彭雪枫告之:“你这个职务是群众给的,无上光荣。”谢胜坤将军始安心后勤工作,后历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供给处长、红一军团第四师供给部粮秣科科长、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部长、第三野战军后勤部政委、南京军区后勤部部长等职,以“粮草官”功建沙场。(4)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供给经由国民党第二战区分派。平型关战斗后,谢胜坤将军经杨立三向要十条日军步枪,“贿赂”国民党军联勤部第二分部部长。部长大喜,以枪“贿赂”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遂为八路军增拨150箱弹药,约300万发子弹。谢胜坤将军告余,后保卫延安我军基本上用的是这批弹药。(5)

    谢胜坤将军做后勤工作极富经验,尤善调查研究,取之于民。

    1936年,红一军团四师攻打山城堡后移房甘肃天水张八营。当地人闻红军至均外逃,地荒山秃,河水浑浊。四师师长李天佑、政委黄克诚见无水无粮,欲移师他处。谢胜坤将军则至张八营找长工、佣人调查,领兵一营跑遍36个村庄,征粮5000多担,发现水井4000多口,全师部队吃饭喝水问题一一解决。1938年,谢胜坤将军任新四军四师供给部长。其时部队均住老乡家,吃派饭。将军到任后即向当地人作调查,于交通要道设卡,抽过往盐商盐税。一担盐,抽百分之一盐税,头一天便抽得盐税30万,四师由此而“发财致富”。(6)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