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云少将(2)
胡炳云将军,四川省南充县李渡镇邓家楼村人,祖辈务农,家境贫寒。父亲善厨艺,掌厨街坊婚丧嫁娶以 口。将军自小学之,亦善厨艺。九岁父亡,母多病。将军十一岁外出帮工,担水、劈柴、做饭、放牛、种田,起五更,睡半夜,有三餐饭吃,无分文工钱。(11)
胡炳云将军善吹号,曾于四川军阀部队第七混成旅二团二连任司号员。1928年将军随邝继勋、罗世文起义。起义失败后被打散,将军与另两人投奔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初来乍到,即被关押审讯。审讯者为四方面军保卫部审讯科长丁选武、书记寇其炎。胡炳云将军言,幸亏我会吹号,那时四方面军正办司号员集训队,竟找不到一位会吹号的。如果不会吹号,早就成为刀下鬼了。而另两人以后再也没有见到,估计被杀了。错误路线胡来,杀个人就像杀只鸡一样。(12)
胡炳云将军言,长征过草地第一次见许世友军长,差一点被杀。是时将军正集合部队,集合好我向师长报告。师长正与一位黑矮个子谈话。我跑到跟前。黑矮个眼睛一瞪,露出凶相,伸手就拔枪。将军见之,拔腿就跑。后师长告之,黑矮个是许军长,幸亏你跑得快,不然小命就没了。(13)
胡炳云将军告余,山城堡之役,发了“洋财”,也犯了“错误”。是役,将军所部缴获子弹十万余发,枪支一千余支,俘敌一千五百余名。为此,师首长决定抽调两万发子弹支援兄弟部队。将军接通知后,思想不通,一发也未交。是时,师政委肖华特意召将军至师部严厉批评之:“你这个胡炳云啊,真是胡来,真是胡来!”(14)
1936年夏,红二师三团二连于尉旺堡整训。美国记者斯诺曾至二连采访,时任二连副连长的胡炳云将军引领斯诺参观连队的“列宁室”。斯诺著《西行漫记》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之五“红军战士的生活”,即有采访二连之片断描写。将军回忆录言其地为“尉旺堡”,斯诺书中为“预旺堡”,不知是否一地,有待查证也。(15)
1955年5月,胡炳云将军任济南军区参谋长。次年冬,军区于徐州六十八军举行加强步兵师演习。演习结束,苏军顾问要求举行大阅兵。因阅兵场地需占用、损毁老乡大片麦地,胡炳云将军持反对意见。后苏军顾问上下两头活动,大阅兵如期举行,因压坏几十亩麦地,部队一次性赔偿三万元钱。将军更不服。某日,演习部队召开团以上干部总结会,苏军顾问不点名批评将军,将军怒而离席。装甲兵领导宴请济南军区领导和苏军顾问,将军回曰:“老毛子参加,我就不参加。”后,在军区党委上,有领导严厉批评将军,曰:“胡炳云同志胡闹,开国际玩笑!”(16)
1959年,胡炳云将军调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63年兼任陕西省军区司令员。“文革”中某日,西安交通大学造反派代表至北京见陈毅,列举胡炳云将军“罪状”。陈毅闻之不悦,当即打断,曰:“胡炳云我了解,是个工农干部,作战很勇敢,他对党、对很忠诚,服从命令听指挥,是个好干部,如果打起仗来,还要用他们这些人的。”(17)
胡炳云将军秘书左昌远言,将军离休后,每月领到工资,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交党费。将军极少参加社会上各类活动,但每逢建军节、国庆节,均穿着洗得褪了色的旧军装,精神饱满地出席,一次不落。将军时间观念极强,一生打过无数次仗,没有延误过一次;一生开过无数次会,没有迟到过一次。(18)
胡炳云将军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所在团团长,该团当时番号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为四连官兵。1995年6月27日,将军接受余采访,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事甚详,对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事迹如数家珍,班长以上干部俱能呼其名,既为之自豪,亦为之痛惜。采访结束,将军挥毫书“刘老庄烈士精神不朽”赠余,不料竟成将军绝笔也。1996年2月28日,胡炳云将军逝世。遵生前遗嘱,将军骨灰送江苏淮阴“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安葬。(19)
资料来源和注释
(1)胡炳云将军,少将,曾任解放军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2)胡炳云,1995年6月27日北京采访笔记。
(3)同上。
(4)同上。
(5)魏祥成文《忆英勇善战的胡炳云同志》,载《胡炳云回忆录》,国防大学出版社。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