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元明(29)(2/2)

    第二日,明思宗下令国勋外戚出钱充军费,并派太监徐高到嘉定伯周奎家里通知周奎,要周奎带头捐钱。周奎说自己无钱,徐高哭着再三恳请,周奎还是不答应。徐高叹了口气道:“皇后的父亲且如此,国家算完了,有了钱又有何用!”转身走了。徐高一走,周奎倒觉得不妥了,于是上奏明思宗,表示自己愿捐一万金。明思宗认为太少,命周奎捐二万金。周奎写了一封密信给女儿周皇后求助。周皇后答应出五千金,其余一万五千金由周奎补上。然而,周奎将皇后送出的五千金,自己留下二千金,只交出了三千金作为自己的捐款。

    倒是一批太监踊跃捐款,大太监王永祚、曹化淳均出到三至五万金。有的太监将自己在京城的房子出卖,有的太监将过去皇帝赐送的珠宝文物拿到集市上去拍卖。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率兵攻破居庸关、昌平州。三月十六日,李自成先头部队已攻到北京城下,大声对守城的兵士高喊,“快开门,否则要屠城啦!”

    三月十七日,明思宗下诏书,声称“亲征”。召驸马都尉鞏永固,要他派家丁保护太子南迁。鞏永固答道:“臣哪里蓄养着家兵,只不过有点仆人而己,如何能够抵挡得住敌兵?保护太子的大事,臣难于承担。”明思宗听了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响午,忽传报彰义门已被攻破。原来是太监曹化淳开门投降了。明思宗赶紧召内阁大臣入殿,问道:“外城已被攻破,你们知道么?”诸臣都道:“不知道。”明思宗焦急地说:“事情紧急了,你们看怎么办?”诸臣道:“陛下性命要紧,应设法赶紧南迁。臣等可以巷战,誓死不负国家。”

    傍晚,一个太监奔入内宫。明思宗问:“大营兵都在哪里?情况如何了?”太监答道:“大营兵已经逃散了,陛下赶快走吧!”说完,那太监奔出,明思宗想叫住他再问点情况,那太监头也不回地奔走了。

    明思宗登上万寿山,望见城外烽火烛天,徘徊许久。随后,明思宗回到乾清官,用朱笔写下一道旨谕:“命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夹辅东宫。”让太监送到内阁去。

    明思宗回到内宫,让人端上酒来,连喝几杯,大叹一口气道:“我的子民要受苦了!”明思宗吩咐人将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熠、定王朱慈炯送到周皇后、田贵妃的娘家去避难。明思宗对周皇后说:“国家算是完了!”周皇后说:“我跟着陛下十八年,陛下从来不听我一句劝告,才有今日大难!”边说边抱着太子、永王、定王大哭起来。送走三个儿子后,周皇后回到内室上吊自尽了。

    明思宗来到寿宁官,十五岁的长平公主扯着明思宗的衣襟大哭。明思宗叹口气道:“谁叫你生在我家!”左袖掩面,右手挥剑,砍掉了长平公主的左臂。长平公主当即昏倒在地,明思宗不忍再下手。明思宗又命袁贵妃自尽,袁贵妃上吊后不一会,绳子断了,袁资妃苏醒过来,明思宗又拔剑砍了袁贵妃一下,袁贵妃昏死过去。

    此时,已是三月十八日黎明,明思宗来到前殿,亲自鸣钟召集百官,可是竟没有一人到来。于是明思宗失望了,仍回到南宫,登上万寿山的寿皇亭,上吊自尽。寿皇亭刚刚落成,原是用来检阅内营兵操练的地方。太监王承恩也吊死在明思宗旁边。明思宗披头散发,穿着一件蓝衣,赤着一只左脚,右脚穿着鞋,衣服前襟上写着一段文字:“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指李自成)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千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明思宗其实还算一个勤政思变的君王,不过明王朝早已内部腐烂,奄奄一息,明思宗回天无术了。明思宗遗书上说的“皆诸臣之误朕也”,史家认为多少是说出了一点真相的。

    因为明思宗年号崇祯,所以后人又称明思宗为崇祯皇帝。

    (取材自《明史·本纪·庄烈帝》、《明史纪事本末·甲申之变》)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