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8)
当时,赵普胜有个门客,很懂得兵法,常常为赵普胜出谋画策。于是朱元璋便暗里派人与这个门客交往,写信给这个门客,却故意着人把信送达赵普胜。这个门客是何等聪明的人,见信被赵普胜拿去,十分惶恐,担心赵普胜会杀了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又用重金赏给这个门客,让他潜往陈友谅处去伺机说赵普胜的坏话。
赵普胜果然是个糊涂人,门客的离去,他毫不经意。每次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称自己的功劳,时时露出自以为有恩德于人的神色。使者回去报告给陈友谅,陈友谅十分忌恨,便猜疑赵普胜不再忠于自己了。加上门客的离间,陈友谅真的起了杀心。
正巧不久前,徐达等攻克潜山,斩杀了陈友谅的参政郭泰。陈友谅便以会师的名义,自江州赶去安庆。赵普胜得知领兵元帅亲自前来,慌忙出迎,在一个叫雁议的地方登上陈友谅的军船。一上船,赵普胜就被一帮卫士绑住,陈友谅二话不说,就下令处斩了赵普胜。
可怜赵普胜至死也不知道陈友谅为什么要杀他,而朱元璋却巧施离间计,轻易地消除了一个难对付的敌手。
(取材自《明史·陈友谅》、《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汉》)
27.筑礼贤馆以处刘基
元至正十九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金华,平定括苍(今浙江省丽水县东南)以后,听说刘基和宋濂是两个很有学问的人,于是就带着钱币去聘请,刘基没有答应受聘。后来,总制官孙炎再写了很恳切的信坚决邀请,刘基才答应出来为朱元璋做事。
刘基一到朱元璋的军营,就向朱元璋陈述了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做的十八件事。朱元璋非常高兴,专门建造了礼贤馆让刘基居住,招待的礼节十分周到。
原先,朱元璋因为韩林儿是宋朝后代,曾在毫州称过帝,所以也尊奉韩林儿为皇帝,并向他称臣。春节时,中书省设皇帝位向韩林儿行君臣礼,惟独刘基不肯跪拜,还说道:“韩林儿不过是个放牧的小子罢了,有什么可以尊奉的?”
为此,刘基特地去见朱元璋,向朱元璋说:“天命早就注定南宋灭亡了,现在应是由您来攻取天下了,何必去拜那放牧小子。”朱元璋问他如何征讨攻取。刘基说:“张士诚不过是为元人防守,暂时用不着去管他。陈友谅挟持主君,威逼下属,名分不正,地盘又在长江上游,他的心里没有一天不在算计我们,应该先去攻打他。陈友谅灭亡后,张士诚的势力就孤单了,要消灭他就变得很容易了。然后向中原挺进,帝王的基业就可以成了。”朱元璋非常高兴地说:“先生有好的计谋,不要舍不得,全都说出来吧!”
不久,陈友谅攻下太平路,占领芜湖等地,打算顺江而下,气焰十分嚣张。朱元璋召集诸将讨论对策,有的主张投降,有的说逃到钟山坚守,刘基瞪着眼一句话不说。
朱元璋把刘基召进内室,刘基气愤地说:“主张投降或逃跑的,都应该杀头!”朱元璋问道:“那么,先生有什么好的计策么?”刘基说:“贼兵骄横,等他们深入我们防地,伏兵截击,取胜是很容易的。再说,陈友谅名分不正,我们是正义之师,上苍也会助佑我们的。振奋我们的威势,制服陈友谅,成就帝王的基业在此一举了。”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设下伏兵,诱敌深入,终于大破陈友谅的军队,收复了大量领地。
朱元璋在势力并不强大的形势下,由于能够礼贤下士,任用刘基这样的有才能的智谋之士,终于逐步壮大力量,夺取了天下。
(取材自《明史·刘基》)
28.崇尚节俭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