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元明(6)
    元明(6)

    元文宗虽然觉得自当多管闲事,但又觉得自当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只得封亦乞刺台为湖南的掌印官,调出京师了事。

    不久,元文宗对侍从的官吏们说他想游游西湖。自当便向元文宗进谏道:“陛下现在刚即位,有繁多的国政大事要处理,忙都忙不过来,怎么就会想出要泛舟自乐的主意,被天下人知道,会有怎样的坏影响,不妥,不妥!”元文宗生气地道:“西湖乃江南美景,百姓都可游玩观赏,当了皇帝天下皆我所有,难道连游玩观赏都不可以,这不连百姓都不如了么?”

    元文宗执意要游西湖,并且要自当一同陪游。出游那天,自当称自已有病没有陪元文宗同游西湖。元文宗坐在游西湖的船中,见自当没有来,虽面对西湖美景,游兴已减大半,对身边的臣子们说:“这个自当,他是不满我这次出游,所谓生病不过是个借口而已。”臣子们见元文宗心里不快,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不久后的一天,督察御史要补充一些人员,御史台将名单呈送给元文宗审批。元文宗用笔涂掉一人名字,而添上了将作院官闾闾的名字。自当又向元文宗进谏道:“闾闾这个人为人诙谐,如果在教坊司任职倒是合适的,若是让他任监察御史,实在不妥。御史乃是严肃的官职,讲求的是风纪,若让闾间任监察御史,恐怕御史台是名声要扫地了。”元文宗听了,只得把间闾的名字又划去了。

    自当多次谏言,元文宗大为不悦,但又没有理由撤他的职。于是,不久后的一天,下令把自当调出京师任陕西行台侍御史,这样,元文宗便清静多了。

    (取材自《元史·自当》)

    20.马屁越大越香

    元天历二年,有一个叫香山的朝官上书元文宗图帖睦尔说:“唐代陶弘景《胡笳曲》中有两句话:‘负扆飞天历,终是甲辰君’,同陛下的生年、纪号相合,说明陛下是受天命当皇帝的。应该将这个‘受命之符’让史馆记录下来,颁告天下百姓知晓。”

    马屁总是香的。元文宗读了香山上呈的奏章十分高兴,想想自己生在甲辰年,现在用的又恰是天历纪号,原来古人早就预言了。于是便命令翰林、集贤、奎章阁、礼部等部门的官员讨论这事。

    翰林诸臣哪个不是饱学之士,一眼就看穿香山是在拍马屁。然而,皇帝正在高兴头上,轻意指责香山拍马屁,岂不是骂皇帝吃马屁,反会招致麻烦。

    于是,翰林诸臣便对元文宗说:“受命之符’的说法,古代也有,不过名声不大好。唐朝开元年间,太子宾客薛让给唐玄宗送去一只鼎,说是武则天时铸造的,上面刻有‘上玄降鉴,方建隆基’,是唐玄宗的‘受命之符’。宰相姚崇也跟着起哄,请宣示史官,颁告天下。结果,后来宋代的大儒司马光说:‘用这种偶然采来的文字当符瑞,本是一些小臣献谄,姚崇作为宰相跟着起哄,就是侮辱皇帝了’。现在陶弘景的曲子,虽然生年、纪号偶合,但陛下是应天顺人,继承的是正统,哪里是什么偶然的事。况且,陛下登基几年来,天下无不归顺,根本也用不着旁引曲说以为符命。如果依香山的话,谶纬一类的东西又会抬头,会把老百姓的思想搞乱。”

    这是个大马屁,说得元文宗很高兴。当然元文宗也没有怪罪香山,只不过小马屁敌不过大马屁而已。

    (取材自《元史·本纪·文宗》)

    21.皆当取前代善恶为勉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1333-1368)登位不久,便下令撰修前代辽、金、宋三朝的国史,并委任中书右丞相阿鲁图主持这件事。

    至正五年,《辽史》、《金史》、《宋史》撰写完毕。这年十月,阿鲁图等人将三史进献给元顺帝。元顺帝为此,在宣文阁安排了接收三史的仪式。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