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28)
萧奉先身为皇后的哥哥,受到天祚帝的信任,权力甚大,而性格又十分的严酷,担任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留守时,曾激起过民变;大臣们也都对他心怀疑忌。文妃看到天祚帝亲信萧奉先,疏斥忠臣,外患日重,朝政日荒,便写了两首诗歌讽谏。
其一为: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
勿伤多难兮畏夷人;
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选取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
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其二为:
丞相来朝兮剑佩鸣,
千官侧目兮寂无声。
养成外患兮嗟何及;
祸尽忠臣兮罚不明。
亲戚并居兮藩屏位,
私门潜蓄兮爪牙兵。
可怜往代兮秦天子,
犹向宫中兮望太平。
这两首诗歌给天祚帝看了,天祚帝反而对文妃不满。
另一方面,萧奉先也觉得,不如对文妃和晋王先下手为强。正好,文妃的大姐、耶律挞曷里的妻子到军中去探望幼妹,即探望都统耶律余睹之妻。姐妹互相探望,这原是常情,但萧奉先却利用这个机会派人诬告耶律挞曷里、耶律余睹勾结驸马萧昱,阴谋立晋王为帝,尊天祚帝为无实权的太上皇。天祚帝不辨真伪,立即杀了萧昱、耶律挞曷里及其妻,并且赐死文妃。耶律余睹当时正好在军中,闻讯后担心无法自明心迹,于是带了千余兵马叛逃,准备投降金国。天祚帝闻讯后,立即派几员大将追击耶律余睹。这时,天大雨,追兵到了间山,追上了耶律余睹叛军,几员追击的大将们商量说:“萧奉先持皇上之宠,设计陷害忠良,耶律余睹实际上是冤枉的。萧奉先不过因为耶律余睹是宗室中的杰出人才,不肯对他低头,这才陷害余睹的。如果把余睹擒来杀了,我们今后还不都一样是余睹的下场,不如放余睹逃走。”于是引兵归来,只是说没有追到。
耶律余睹果然带兵投降了金国。保大二年,金国用耶律余睹为前锋,追击辽兵,天祚帝逃到鸳鸯泺(古湖泊名,即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安国里淖),耶律余睹带着金兵突然追至。天祚帝十分担忧,萧奉先说:“耶律余睹也是辽国宗室,不可能真心帮助金人消灭辽国。他的目的是立晋王为皇帝。如果陛下不惜牺牲一个儿子,把晋王杀了,死了耶律余睹的心,他就自然会不战而退了。”辽国已经危在旦夕,萧奉先还是念念不忘陷害晋王,好让自己妹妹所生的秦王、许王继承皇位。天祚帝果然又听信了萧奉先的谗言,下诏缢死晋王。
晋王为人厚道,深得人心。天祚帝要缢死晋王的诏命下达后,左右劝他逃亡。晋王说:“父皇要我死,我却逃走,就失掉了为臣为子的大节了。”于是被缢死。大臣们无不伤心,人心日益解体,大家都痛恨萧奉先误国。金兵继续追击,将领和士兵们都怨恨萧奉先。天祚帝这才明白了,对萧奉先说:“你们父子误我至此,大臣们都主张杀掉你们,我即使杀了你们,也对国事无益。你们快点走吧,不要再跟着我了。否则军心忿怒,酿成祸乱,连我都要受你们连累。”萧奉先父子痛哭而去。到此时,连萧奉先的亲随左右都背叛了他,把他们父子执送给金兵,金兵杀了萧奉先长子,把萧奉先及其次子送往金国,路遇辽兵夺回萧氏父子。天祚帝慑于众怒,遂赐死其父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