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宋辽金(5)
    宋辽金(5)

    欧阳迥为人性格坦率、随和,善于吹长笛。宋太祖知道后,常常把他召到皇宫中的便殿,让他吹奏曲子给自己听。御史中丞刘温叟听说此事后,立即叩便殿之门,求见宋太祖,当场谏劝说:“翰林学士供职禁署,职务是替皇帝起草诏书。陛下不可让身为国家大臣的翰林学士作伶人的事。”宋太祖说:“朕曾听进攻蜀国的将领们传言,孟昶君臣溺于声乐,欧阳迥已身为宰相,仍然习吹长笛,正是因为他们不肯勤于政事,才为朕所擒。所以召欧阳迥吹笛,是想验证一下,这传言是否可靠!”刘温叟谢罪说:“臣愚鲁,未能理解陛下原来是用此事作为自己的鉴戒。”

    从此宋太祖不再召欧阳迥吹长笛了。

    (取材离《宋史·世家二·西蜀孟氏》)

    8.复试与殿试

    宋太袒乾德年间,库部员外郎王贻孙、《周易》博士奚屿一起主考,考试大臣子弟。当时,权势炙手可热的南郊礼仪使陶谷,找了主考官奚屿,为自己儿子陶鄑开后门。陶鄑的文章文理不通,居然也录取了,并授与官职。此事不久就被揭发出来,宋太袒命令下御史府按问得实,结果,奚屿和王贻孙都降了职,陶谷罚两个月薪俸。

    过了几年,由权知贡举王祐主考进士,取了十人。陶谷的另一个儿子陶邴,取在第六名。第二日,陶谷向宋太祖谢恩。宋太祖还记着上次陶谷作弊的事情,对左右说:“听说陶谷的儿子一向读不好书,陶邴怎么会考取的?”于是要中书省复试。复试下来,陶邴倒确是有才学的,仍旧考中。宋太祖于是下诏说:“用考试选拔士人,不是为了考官个人树私恩;凡是世代做官之家,都应认认真真读书。如果考试中有互相关照的情况,就会把公平比较的标准转为私授滥取!自今以后,凡有关考试选拔,取了为官者子弟的,一律委中书省复试一次。”

    乾德五年,翰林学士李昉主持考试,取了十一人。宋太祖亲自召见,并且当场提出一些问题来复试,结果进士武济川、三传(当时选拔人才的考试科目的一种,当为《春秋三传》)刘睿回答问题失误,被宋太祖当场罢黜。武济川正好是李昉的同乡人,于是有人便上诉李昉考试不公。宋太祖下令将考试下第的三百六十八人一一召见,亲自从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再加上李叻选取的九人,到御殿给以纸笔,再考一次。结果,取了各科合格一百二十余人。李昉因此贬官。朱太祖对近臣说:“过去,科举名额都为有权势的人家所得,现在朕亲临考试,从此可以彻底改变考试作弊的局面了。”

    此后,皇帝殿试就成为考试的常规了。

    (取材自·宋史,选举志》、《宋史·陶谷》、《续资治通鉴·宋纪五·太祖开宝元年》)

    9.不许公主饰翠羽

    宋太祖做了皇帝后,生活依旧俭朴。自己经常穿旧衣服;皇家用品,都尽量因陋就筒;寝殿用的是芦苇帘子,帘子边上用青布包一条边。有时拿出一件麻布衣服赐给左右说:“这是我过去穿过的衣服,送给你吧!”他的弟弟赵光义,有一次在宫中吃酒时提出,宫中各种用具过于草率,宋太祖说:“你忘了我们小时候在夹马营中过的是什么穷日子了吧!”

    有一次,皇后对宋太祖说:“官家(自五代至宋,皇后和大臣常称皇帝为官家)也做了许多年皇帝了,轿子上可以用点黄金装饰一下了。”宋太祖笑着说:“我以四海之富,宫殿全部用金银装饰,也是办得到的。但又想到,做皇帝的人应该为百姓守财,岂可妄用!古人语: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皇帝意在自己奉养,百姓还有什么依靠呢?”

    宋太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出嫁后,有一次,穿了饰以翠羽的绣襦入宫。宋太祖对她说:“你把这件衣服给我,自今以后,决不许再用翠羽装饰衣服。”公主笑着说:“这件衣服能用多少翠羽,要那么节俭干吗?”宋太祖说:“不能这样说。公主一穿这样的衣服,宫中其他人以至皇亲国戚都要仿效。京城翠羽价钱就要上涨,小民追逐利润,辗转贩卖,势必造成大量捕杀翠鸟的结果。你生长在富贵之家,应思惜福,岂可由你领头造成奢侈之风!”公主惭谢。

    乾德年间,宋军灭西蜀后,得到一只蜀主孟昶所用的便壶,这只便壶全部用各种珍宝装饰,故名为七宝溺器。宋军将它献给宋太袒。宋太祖立即下令将这只七宝溺器打碎,说:“孟昶用如此珍宝饰溺器,还不知道用什么宝器放食品呢?所为如此,虽欲不亡,其可得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