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4)
李煜惶急无策,一面调大将朱全赟率湖口(今江西省湖口县,在江西安徽交界处的长江南岸,紧连鄱阳湖)兵十余万人来援金陵,一面亲自写了数百言奏书,提出自己息政养病的方案,以求宋军退兵,派南唐名臣修文馆学士承旨徐铉和给事中周’准简二人为使者,直赴曹彬军中,要求进京见宋太祖。临行前,李煜对徐铉说:“既然你出使,我立即通知湖口援兵停止进军。”徐铉说:“臣此行未必有用,城中急待援兵,岂可停止进军。”李煜说:“方求和而复召兵,你作为使者的处境就太危险了。”徐铉说:“国家利益为重,请置臣于度外!”李煜哭着送徐铉等人出使。
徐铉在江南素有辩才之名,他到汴京后,宋朝大臣都劝宋太祖接见时要有所准备。宋太祖笑着说:“朕自有处置,非你等所知也。”于是召见徐铉。徐铉见宋太祖后,仰视宋太祖大声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宋太祖慢条斯理地召徐铉上殿说:“你把话讲透。”徐铉说:“李煜对待陛下,如同儿子对父亲一样,从未有过失,陛下何以出兵?”宋太祖说:“父子应为一家,怎么可以分处两地、南北对峙呢?”徐铉无话可说。宋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善待徐铉等人,规格和未出兵时完全一样,以礼相待。徐铉等见出使无效,只得怏怏回金陵。
这时,来援金陵的朱全赟所带的十余万大军,在皖口(皖河入长江处,在今安徽省安庆市)战败。朱全赟乘大船,率水兵趁刮南风时以火油火攻阻挡宋军,不料忽转北风,火势反烧朱全赟的战船,朱全赞被烧死,十余万大军不战自溃。至此,南唐等待援军的希望彻底破灭。
金陵城旦日可下,李煜走投无路,宋开宝八年十一月,再次派徐铉等人出使宋朝。宋太祖召见徐铉于便殿。徐铉再三陈辞:“李煜是因病不能来朝,非敢拒召。乞陛下缓兵以全百姓之命。”宋太祖要李煜投降,徐铉此时已怀必死之心,坚持强调李煜无罪、宋军师出无名,声色俱厉,最后,宋太祖大怒,按剑对徐铉说:“你不须多言,朕亦认为江南国无罪!但是天下应为一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乎?”徐铉这才无话可说。宋太祖怒犹未息,继续指责与徐铉同来的南唐使者周惟简,周惟简吓坏了,说:“臣本来是遘士,居于山野,本无仕进之心。李煜勉强派臣为使者。臣素来听说终南山多灵药,将来只希望陛下能让臣栖隐于终南山。”宋太祖看周惟简一副可怜相,马上同意他的要求,同时厚赐徐、周二人,将他们遣还金陵。
金陵城将破。宋太祖再次派使者交待曹彬:破城之际,不能伤害城中百姓;如果金陵军士作困兽之斗时,至少绝不可加害李煜一家。曹彬于是称病不办公,诸将都来问病,曹彬说:“我的病是心病,不是药石所能医治的。只有诸公立下誓言,破城后不许妄杀一人,那么我的病才能自愈!”诸将于是焚香立誓,曹彬这才部署攻城。
破城后,曹彬整军成列,到李煜皇宫。李煜这才和群臣奉表拜降。李煜见曹彬后下拜,曹彬使人传言李煜:“介胄在身,不敢答拜。”当即选精兵千人守在李煜宫门外,指示说:“任何人要进宫,都不许进。”原先李煜已在宫中积了柴薪,相约全家纵火。但曹彬见李煜后,安慰他说:“皇上早已给你安排了官职,不过官俸有限。你可以把宫中珍宝尽量带上。等有关部门登记造册后,再要一件珍宝也不可得了。”让李煜回宫取珍宝,并且派上百兵士帮助李煜装运珍宝。曹彬的部下谏劝说:“万一李煜自杀,怎么向皇上交代?”曹彬笑而不答。部下继续坚持谏劝,曹彬说:“李煜为人一向没有决断,既然降了,决不可能再自杀,不必担心。”
李煜回宫后,因为国家已亡,情绪大坏,无意装运珍宝,只以黄金分赐近臣。
李煜至汴京后,宋太祖授官右千牛卫上将军,封为违命侯。其子弟家属均授以官职。
徐铉随李煜至京师,宋太祖召见他,责怪他何以不早劝李煜投降,声色俱厉。徐铉说:“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宋太祖叹息说:“你真乃李氏忠臣,今后当事我如事李氏!”赐坐,封徐铉为太子率更令。
(取材自《宋史·本纪·太祖》、《宋史·世家一·南唐李氏》、《宋史·徐铉》、《宋史·曹彬》、《新五代史·南唐世家》、《续资治通鉴·宋纪六、七、八·开宝三年至九年》、《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6.吴越国王钱俶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