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隋唐五代(42)(2/2)

    孟昭图的奏疏落到田令孜的手中,田令孜见奏疏写道:“太平之世,内外犹应同心协力,多难之时,中外(指宫内外的宦官和朝臣)更应一体。去冬皇上西幸,不告南司(指朝官,因皇宫的南面为宰相办事之处),遂使宰相以下官员为贼(指黄巢军)所屠,独北司(指宦官,宦官办公的内侍省在皇宫的北面)平安。如今朝臣来此地的,都是冒死历尽艰险才到达的,从老远之地跑来侍奉君王,宜当休戚相共。臣见前夕黄头巾作乱,陛下独与令孜等内臣闭城登楼,并不召见王铎(宰相)及朝臣入城。翌日,又不召宰相,又不宣慰朝臣。臣位居谏官,至今未知圣体安康否?倘若群臣不照顾君王,罪固当诛;若陛下不恤群臣,于义何在?”下面的一段话,更使田令孜看得火冒三丈、七窍生烟。这段话是这么写的:

    “夫天下乃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北司(宦官)之天下;天子者乃九州之天子,非北司之天子。北司未必尽可信,南司未必尽无用。难道天子与宰相毫不相干,朝臣就像是路人一般吗?……臣受皇恩,职在进言,以有益于皇上。虽说是‘往者不可谏’,但‘来者犹可追’啊!”

    田令孜阅后,怒气冲冲地将孟昭图的奏疏藏好,不送给唐僖宗看。几天后,田令孜假造圣旨将孟昭图贬为嘉州司户。

    孟昭图离开成都后,不日,来到蟆颐山下。这蟆颐山在眉州眉山东七里,山状如同虾蟆的脸一般,故取此名,此山临江津。孟昭图正要渡江时,忽然来了几个壮汉,将孟昭图绑了个结结实实,投入江中淹死。这几个壮汉正是田令孜派来杀害他的。

    孟昭图死后,他的那个仆人为他收尸掩埋。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江津岸边为他建造了一个祠堂,称为孟昭图祠。孟昭图沉江惨死,正是唐僖宗昏瞶、宦官专权的一个恶果。此后唐僖宗仍然操纵在宦官的手中,直至光启四年他病重时才有所悔悟,下令将田令孜削爵,但田令孜根本不听他的,唐僖宗只能凄惨地死去。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僖宗》、《新唐书·田令孜》、《唐鉴·唐僖宗中和元年》、《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僖宗中和元年》)

    70.昭宗复位

    唐朝自唐德宗始,至唐昭宗(888-904)共十一个皇帝,都是由宦官作主拥立的。唐昭宗李晔是由宦官军容处置使杨复恭扶上帝位的。这是文德元年三月间的事。唐昭宗是唐懿宗的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他即位后,看到宦官专权给唐王朝带来的危害,很想摆脱宦官对他的控制,于是设法逐渐疏远宦官,重用宰相以下的朝官,在南衙(指朝官)和北司(又称北牙,指宦官)的斗争中,他坚决站在南衙一边。他重用宰相崔胤。但宦官手中握有禁军大权,崔胤要对付宦官,必须找拥有重兵的藩镇首领作靠山才行。崔胤找的靠山是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崔胤有朱温作后盾,便与唐昭宗秘密商议除掉宦官的事。

    大顺二年二月,唐昭宗果断地撤去宦官金吾上将军杨复恭掌握禁军的兵权,出为凤翔监军,这便引起宦官们的惊慌和愤忿,他们积蓄力量,伺机反扑。

    光化元年十一月十五日,唐昭宗到宫城北苑打猎。猎后在北苑中痛饮一番,大醉而回。进宫时手杀黄门(太监)和侍从数人。第二天,宫门紧闭不开。神策军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率禁军千人破门而入,将唐昭宗看管起来,然后带兵去找崔胤,对崔胤说道:“主上所为如此,怎能治理天下呢?”于是陈兵殿廷,召集百官,宣布废掉唐昭宗,立太子李裕监国,要众官签署。崔胤等不得已签署。左右神策军军士高呼万岁,然后冲入宣化门,行至思政殿时开始杀人,直至乞巧楼唐昭宗的住处。唐昭宗见乱兵进来,吓得从床上跌下来。刘季述、王仲先将他扶起,取出众官签署的文件,向他宣布他已祓废,立太子监国。唐昭宗还想争辩几句,何皇后见大势已去,即取出国宝玉玺交给刘季述。刘季述、王仲先将唐昭宗和何皇后及嫔妃公主等十多人押到东宫,幽禁在少阳院内,将门用铁锁锁上,派左军副使李师虔将兵包围、监视。唐昭宗的一举一动都报告给刘季述听。他们在唐昭宗盼住处挖个小墙洞,每天送点饮食进去,凡是兵器、针刀都不得进,唐昭宗讨点金帛都不给。当时天寒地冻,公主嫔妃缺衣少被,冻得号啕大哭,声闻于外。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