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原名李静忠,是个皇家马夫的儿子,从小被阉,在高力士手下当仆役。他长相丑陋,粗懂一点算术簿记,四十多岁时,才得到一个在皇家马厩管理帐簿的差使。他办事认真负责,得到马厩使王鉷的赏识,将他推荐到太子东宫供职,从此与李亨结下不解之缘。天宝十五年六月唐玄宗一行逃到马嵬驿发生兵变时,李辅国参与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诛杀杨国忠等人的谋划,他又竭力劝告太子李亨分兵北上;在随李亨到达灵武时,他又力劝李亨称帝。因而得到唐肃宗李亨的信任。唐肃宗即位时,封他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开了唐朝以宦官掌握禁兵的先例。唐肃宗又赐他名为李护国,把他当作心腹,四方来的奏书、御前符印,都由他保管。李护国平日荤腥不沾,只吃素食,手上常拿着一串佛珠,外表上给人一种十分和善的感觉。
至德二年,李护国随唐肃宗到凤翔时,又改名为辅国,援太子詹事。这年十月,唐肃宗回到长安,又升他为殿中监,兼任闲厩(养马院)、五坊、宫苑、营田、栽接、总监等使,还兼任陇右牧。至德二年十二月,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郧国公,权势薰天。宰相和百官奏事,都要通过他传报。他常在银台门办公,设置察事厅子(暗探)数十人,分布各地,打听消息。察事厅子所到之处,横加勒索,没人敢抗拒。官吏有小过,马上报告给李辅国,立加审讯拷打。府县、朝廷的司法部门审判重要案件,都要由他裁决,随他处置,却说是皇上的敕令,无人敢提出异议。潭州刺史庞承鼎,有一次捉拿到一批穿着官服却到处抢劫的军校,为首的叫申泰芝,缴获他们价值巨万的赃物。庞承鼎将申泰芝判以重刑。正要执刑时,李辅国派人来传诏书,将申泰芝带回京城,反而将庞承鼎处以死刑。原来申泰芝是个左道邪人,靠奉承李辅国受到赏识,李辅国先是推荐他为谏议大夫,后又派他到道州当军校,并矫诏赐给他绯紫的官服,申泰芝便勾结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四处抢劫,民愤很大。潭州刺史庞承鼎为民除害,却反而死在李辅国的屠刀之下。
李辅国每次出门都有甲士数百人护卫,宫中的中贵人不敢呼他官名,只称“五郎”,宰相李揆,是山东大族,也对他执弟子礼,称他为“五父”。
唐肃宗宠爱的张良娣(后封为淑妃、皇后),和李辅国关系密切。唐肃宗的第三子李倓,英勇果毅有才略,善骑射,肃宗在从马嵬驿北上渡渭水时,一日百战,李倓总是为前锋血战,在军中威望极高。肃宗登帝位后,李倓协助其兄广平王李豫(初名俶)典亲军,他见张良娣和李辅国专横弄权,十分担忧,多次向其父肃宗提出告诫。这事给张、李二人探知后,便每日在肃宗面前告李倓的状,说他“恨不得兵权,颇蓄异志”。这是说他想夺兵权谋反,终于激怒了肃宗,下诏赐李倓死。李倓死后,唐肃宗感到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
唐肃宗年轻时的好友李泌,被请出山后,见李辅国专权,要求肃宗放他回去。肃宗留之再三,李泌执意要走。行前李泌向肃宗指出,李倓在艰难时刻尽心尽力,和自己的兄弟也和睦相处,绝没有异图,是被人离间致死的。肃宗听后,难过得掉下眼泪。李泌还提醒他要提防太子李豫为人所害(暗指张皇后可能害太子),然后辞别而去。李泌在肃宗死后,唐代宗李豫执政时,又出山为官。这是后话。
唐肃宗的另一宰相李岘,是李唐宗室,为人刚正,他对李辅国专权也很不满,多次向肃宗提出,不应容许李辅国专权乱政。唐肃宗这才迫使李辅国让出军司马的职务,夺去他一部分权力,可野心勃勃的李辅国决不罢休,他又寻找一个机会陷害李岘,使唐肃宗将李岘贬为蜀州刺史。
上元二年八月,李辅国向唐肃宗提出要当宰相,这可是一件稀罕事,李唐建国以来,还没有太监当宰相的事呢!唐肃宗不敢公然反对,只好说道:“论你的功劳和才力,什么官不能当呢,但恐众望不孚,怎么办呢?”唐肃宗将这事推给宰相们。李辅国便叫宰相裴冕上表推荐他。唐肃宗却暗地里对另一宰相萧华说道:“辅国想当宰相,你们要起表推荐,有这事吗?”萧华不回答,回去问裴冕有没有这同事,裴冕气愤地说:“我的臂可断,他的宰相不可得!”萧华入宫向唐肃宗报告裴冕的话,肃宗高兴地说道:“裴冕固堪大用。”李辅国知道后,对萧华恨死了。宝应元年四月,肃宗卧病在床,宰相也不得入见,李辅国乘机诬告萧华专权,要求罢他的官。唐肃宗不许,李辅国坚持不已,肃宗下令免去萧华的相位,降为礼部尚书。肃宗死后,萧华还是被赶出京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